第九百一十九章 紧锣密鼓(3/4)
美工组早就进驻邓家村,尽力依照民清时期的面貌改修邓家村。整个工程美工组出图纸,谷雨龙的西山兄弟建筑公司负责施工。
张秋生来时,都几乎认不出邓家村了。幸好遇到二丫大伯,张秋生问:“我爸妈家呢,怎么找不着了?”
他们家两栋小洋楼不适合电影,摄制组用东西将他们家给挡起来了,还有其他几家楼房都挡起来了。
张秋生看看,还别说,挡得非常巧妙。张秋生对大伯说:“我就说呢,这儿怎么多出几块大岩石。原来是他们家,真不错。别改回去,以后就这样了。”
拍摄场地在邓家村身后约五百米处,就是当年的战场。村里的八十多岁老人带着摄制组找到这块地方,将当年的情景讲给导演听,就像讲给小时候的张秋生他们听一样。
拍摄场地分两部分。一部分在邓家村身后靠南一侧,这儿是进山的大路,也是主阵地。另一部分靠北一边,当时是一个连防守。现在也是这样,分成三个部分拍摄。南边主阵地分两部分,**守正面,新四军守侧翼。
北边是一个连的**防守。另外就是刘萍最关心的,阵地后面有一个山洞,洞里面收藏着大量的酒。
张秋生全凭印象写完剧本,现在来实地一看,又生出许多感慨。他要与导演好好商量一下,到底如何拍好这出戏。
很多村民与建筑工人在挖战壕,军区派了一个工兵班在布置炸点,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张秋生抱着笔记本,坐在山坡上看导演的分镜头剧本。
这个分镜头剧本经过李秋兰修改。传承了希腊战神及文艺之神的在世之仙,她所修改的剧本,真正反映了战场上那种生与死,灵与肉,枪炮与鲜血的悲怆氛围。
分镜头剧本比原剧本更紧凑,更激烈,几乎没有废话。这场战斗都用画外音,将所有的史实资料一一列出,并且都在战斗的画面上打字幕。
张秋生觉得无可修改,比他自己的原作要好得多,下面就看导演的执导水平,以及吴嫣愿意拿多少钱出来了。
吴嫣愿意拿钱,她一下就赞助军区二百万,赞助武警支队一百万,战士们参加演出的报酬另算。军区夏司令自愿担当本剧的军事顾问,这是对浴血抗战的将士之崇高敬意,他表示个人绝不收分文。
李会元与赵如风都来了。做为上过战场的战士,他们是标准军迷,对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个剧本原创是秋生,修改是秋然,定稿是秋兰,李会元为三个孩子感到骄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张秋生】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一十九章 紧锣密鼓〗地址https://m.888gp.org/0_71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