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搬家途中遇到拦路的(1/3)

( z)

林校那时有两台大解放牌货车,有什么事就用用,据说像我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用的。有家室,东西多,需要用车拉,给领导谈了,而且需要用的不是一辆是两辆,领导听了,吓了一大跳,说你这个刚结婚的年轻人哪来的这许多东西?我给他讲了一下,你看,家里给置办的家具就要一车,还有一些烧柴。领导无奈,只好一次给了两台解放牌大货车。其实,我还有个小算盘,在我们市里缺烧柴,我们县有“柈子”。尤其是在我们县农村,烧的都是这种“柈子”,它是粗大的木头用锯截成约半米长的段儿,再一劈几掰儿,再摞成一米高四米长的一溜,这才是一个“柈子”。正好让我岳父家在道班上给买几个,才十元一个(有些地区称一个为一溜),那时的道班都在农村,姑娘搬家,岳父也算给送点儿陪嫁吧,就这么决定了。这么两台大车,这么也要去几个人哪,其实,装车不用,那边儿有人,我的同学我爸爸单位的人有许多,那时哪有像现在这样的搬家公司啊,是这样的方便,只管给钱,什么也不用自己操心,那时要需要自己找人帮忙的。另外路上也要有个照应的,我这边就找了两个人,一位是贾胖子,就是前边说的贾老师,他能说会道,能吃能喝,吃饭喝酒时还能嚎两嗓子,唱支歌助助兴,认识人还多。还有一位是体育老师,身体很好,他俩都是“哈师大”毕业的“工农兵”学员,和贾老师同届毕业,很热心助人,也能喝酒,和老贾相配一胖一瘦,干什么他俩都在一起,一是搞文艺的,一是搞体育的,大家称他俩是林校的“哼哈二将”。这两人帮我了几十年,后来我弟弟考大学考体育术科,什么是术科呢,就是要在市里测试体育的几个项目,如四百米跑、掷铅球等,以后到“佳木斯”市、“南查”市也是找了他俩帮忙的。好了,我们两台车两个司机共五个人,虽然长途跋涉,人也够了,于是我们就向我们县进发。

到了县里的家,少不了大吃大喝一番儿,贾老师他们二位在喝酒之余,也向我爸爸他们介绍了我在林校的“丰功伟绩”。说我的工作如何出色,下棋多么好,喝酒是怎样能喝,又是大学文凭,是林校的杰出典范,非常有发展前途,他是真会捧场。那位体育老师在旁边给他溜缝儿,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把我爸妈说的眉开眼笑,感到我林校真是去对了,那里不仅大有前途,而且我的人缘又这样的好。介绍后,喝完酒,这些同学七手八脚把五六件大家具装上车,就向我们市进发。车走到稻田村又停下再装载“柈子”,在我岳父那里装上了五六个“柈子”后,满满两大车,又开始长途跋涉。

说是长途跋涉也不算是过分,这两个开车的驾驶员也没走过这样的山区公路,一是道路窄的仅能容一辆车,对方来车相遇时怎么办呢,养路工人每逢几百米在路上加宽一点儿,这叫“错车道”,两车相遇时在此处交汇,有时车辆开过了这个“错车道”,离它近的再慢慢倒车回去再错开车,况且都是高山峻岭,仅一座大山就要爬几十分钟(现在这种情况不多了,边疆修公路以来,已经改掉了爬山的道路),两台车就这样前行。已经是很晚,天已黑下来了。

这时,走到我们县至汤旺河中间,忽听两声枪响,其中一颗子弹竟然打碎了前倒车镜,倒是打得很准。我们的汽车连忙找了个错车道停了下来。我惊慌之中也跟着下了车,在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有土匪?就像人常说的那样,土匪举着枪拦路大喊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但是,解放了这许多年,东北的土匪早已经绝迹了啊。我下了车向前一看,却什么也没有,黑咕隆咚的什么也没有。这时从车后面开来一辆吉普车东拐西拐贴着我们的车身开到车头前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手里还拿把手枪,这家伙穿件黑皮夹克棉衣,边下车走来边嘴里骂骂咧咧地嚷道:“妈的,这么长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那过去了的事】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六章 搬家途中遇到拦路的〗地址https://m.888gp.org/116_11600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