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诡怖守灵之旅(12(1/2)
娴瑶站在古长城残垣断壁上,把前世她初登临时,发出的万千感慨,这一世又拿出来发一遍,发现依然好用。
只可惜眼前的古长城破败不堪,在岁月的流逝中,在千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中,那用沙土混合夯成的墙体,现在也不过三米左右高,不复当年的雄姿。
厚重土墙上,累累坑洼记载了多少人的苦难,条条竖沟似乎是泪水流淌的标记。
当年修筑高大城墙的那些民夫今安在,他们衣衫褴褛、伤痕累累,顶着火一样的太阳,忍着焦渴,赤脚踏着滚烫的山石,从几十里以外一担一担挑土而来。
娴瑶甚至还能听到他们哭喊、惨叫,目睹北方蒙族的铁骑如潮水一般向这里涌来。紧接着是震天的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响彻山谷,惊天动地。
“壮哉古长城,它堪称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缩影,爷登临它的高处,有没有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娴瑶兴致勃勃地启发忽爷说道。
“有!”忽必烈王爷沉思片刻,拿马鞭朝身后一指。
娴瑶顺着他的马鞭望过去,但见怯薛军主力部队已尽数通过隘口,队伍末尾是锱重部队装载物资的勒勒车。
再往后是驱赶的大批牛羊,内里混杂着几千个唐古特俘虏,壮丁都被捆绑驱赶着,老人、妇女和儿童紧紧跟随左右,一路上跌跌撞撞,呼爹喊娘,哭嚎个不停。
更有甚者,沿途所遇路人,皆是抓住看押起来,留待日后为大汗殉葬。这些人的加入,令得队伍日益庞大,一时间哀声遍野,惨不可闻。
“爷,这数千唐古特人留待何用啊?难道也是用来为爷爷大汗殉葬的。”
娴瑶问罢又想,成吉思汗临终之前,把唐古特人恨入骨髓,眼前这一幕,只恐怕又是亡国灭种之举吧!
“非也,这些唐古特人都是兴庆府城破之后,窝阔台亲王划分给也遂皇后的奴隶,皇后娘娘侍候祖父尽心尽力,功不可没,划分给她这些奴隶,也在情理之中。”忽爷表面上说得云淡风轻,内心的沉郁却无人知晓。
就在不久之前,西夏最后一位皇帝李睍离开国都兴庆府,与蒙古统帅谈判过程中被杀,随后兴庆府城破,忽爷前世拓跋元昊建立的西夏帝国覆灭。
这一切都是按照成吉思汗临终前遗嘱进行,原本都在忽爷意料之中,只是山河破碎,儿孙灭绝,忽爷两世为人,即便是再看得开,也难免悲痛沉重,郁郁寡欢。
遥想前世,他初建唐古特人的帝国,对外称为大夏国,对内叫“大白高国”。他为这个新生的国家取名字,是经过深思熟虑,也是极有寓意的。
他认为“大”是历代王朝自尊的专称,借以表示国家政权之神圣和至高无上之尊贵。
而在“白高”两个字,他是这样想的,唐古特人最早居住在黄河上游,黄河上游处水色并不黄,自古就有“白河”之称。
唐古特人自古也有尚白的传统,为了表示他对这个地区的留恋和崇拜,因此取名“大白高国”,它的意思就是祖先居住在白河上游地区的民族建立的国家。
而构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唐古特人血性不屈,一度成为成吉思汗的梦魇,令得他恨之入骨,就连临终遗言里,都是如何令唐古特人亡国灭种的对策。
只可惜,唐古特人的血性不屈并不能挽救这个衰败的国家,统治阶级重文轻武,**奢靡,最终导致亡国灭种。
当年,拓跋元昊初建大白高大国,重武并不轻文,只可惜,他在一场宫廷惨变中,英年早逝,没能带领唐古特人家过上向往的生活。
那时候,大白高国拥有50多万兵力,驻守在贺兰山一带的有5万人,将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布置在这里,贺兰山俨然成为大夏王朝的一个大兵库,足见贺兰山的重要。
即便是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远嫁苍狼军妃狂】最新更新章节〖第159章 诡怖守灵之旅(12〗地址https://m.888gp.org/119_11927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