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章 原来你是“蟋蟀控”!(1/2)
朱瞻基继续如数家珍的介绍道:“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垫在蛐蛐儿罐里。奇书小说网..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朱瞻基显摆似的,叫小太监把养蛐蛐儿的器具“水槽儿”和“过笼儿”呈上来。
吴婳先拿起那“水槽儿”:
它是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7厘米,槽内深.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蛐蛐儿什么的。
看来为了让蛐蛐喝水舒服,主人还真花费了不少心思。
吴婳仔细一看,瓷缸旁边还写着字:“勇战三秋。”
吴婳顿时觉得,这应该是世界上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蛐蛐儿水喝的。
吴婳再看那“过笼儿”:这个是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揭开。
过笼儿两端有洞门,蛐蛐儿可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容纳两条蛐蛐儿。
“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
吴婳小心的问道,知道朱瞻基又会说出一大堆学问来。果然,朱瞻基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介绍了:
“婳儿,你知道,为啥要这东西呢?一是蛐蛐儿喜欢在暗处呆着,过笼儿就是蛐蛐儿的窝;二是养蛐蛐儿不能光养雄的,咱们的行话称为‘二尾儿’,还得有雌的,行话称为‘三尾儿’,雌雄做伴儿才行。如果你养的雄蛐蛐儿不和雌蛐蛐儿交配——行话叫做‘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所以,说白了,‘过笼儿’,就是供蛐蛐儿‘过铃儿’的洞房。,明白了?”
吴婳知道朱瞻基要滔滔不绝,却没有想到,朱瞻基现在的蛐蛐知识已经是吴婳完全没有见识过的了。
“瞻基哥哥,你这几年,到底都去钻研什么了,难道就去钻研蛐蛐经了?”
吴婳瞪大眼睛,大感诧异。
“呵呵,这算什么!养蛐蛐儿,必须给蛐蛐儿提供一个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条件。这其中的学问很多,有些专业的玩家儿,一到秋天专门雇把式给他养蛐蛐儿。称‘蛐蛐儿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儿的专家。这,朕今天就得去遍寻民间的蛐蛐把式。”
朱瞻基得意一笑,随手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他身后就应声而来一个18、9岁的俊俏少年。
这少年穿着雪白的直襟长袍,衣服的垂感极好,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乌用一根银丝带随意绑着,没有束冠也没有插簪,额前有几缕丝被风吹散,和那银丝带交织在一起飞舞着,显得颇为轻盈。
莫非这就是那养蟋蟀的“行家里手”?
简直有些玉树临风,仙风道骨的文化人味道!
看来这“蛐蛐把式”还真是讲究。
只见那少年从“过笼子”里拿出一只琥珀青颜色的个头十分巨大的蟋蟀,颇有些欣喜的给朱瞻基和吴婳二人介绍道:“这,是著名的宁津斗蟀。”
“什么事宁津斗蟀?宁津?难道这蟋蟀就是我们山东宁津县的?我竟然不知道?”
吴婳有些吃惊的问道。
“婳儿,你可真是外行啊,当初不是你带着我进入蟋蟀的世界的么?”
朱瞻基的脸上显出一丝遗憾:
“宁津蟋蟀种类繁多。因特有的地理条件和特有的环境小气候,宁津的柴胡店镇原尤集乡、孟集乡、保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最新更新章节〖315章 原来你是“蟋蟀控”!〗地址https://m.888gp.org/120_12006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