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春秋战史(十八)(3/4)
了。
欲上大江楼,先作传国诗。
“墨哥儿,天天听媚娘的曲子,还没听腻呢”性情与白墨最相似的魏击无聊的敲了敲桌子,眼神有些沮丧。
白墨收回思绪,洒然笑道:“名士寻欢,贵精不贵多。”
之后白墨便讲起了“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名士”,从故作狷狂说到了与其他文人互相吹捧,甚至连以后如果有钱了从何处可以买来枪手都能侃侃而谈起来,魏击顿时来了精神,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背着剑匣的锦花郎徐渐,还有一身青衫布衣的荀无翳自从进了倚醉楼,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一个身形清瘦的娇娘从楼上下来,怀抱一架厚重的古琴,见了四人后,与白墨对视了一眼,歉然道:“对不住,方才楼上有位贵客发了酒疯,所以下来得有些晚了。”
白墨挥了挥手道:“无妨无妨,媚娘能下来,白某已经很知足了,开始吧。”
这唤作媚娘的琴师人如其名,相貌极尽媚态,衣着却朴素非常,毕竟她只是倚醉楼聘来的琴师,并不卖身,也不想靠衣服装扮自己,也正因有如此清名,她“琴绝”才能有如今一曲一贯钱的身价。
媚娘盘坐于席上,架好古琴,徐渐也从匣中取出了三尺青锋,横于膝前。
接下来便是一曲琴剑合鸣的“忆王孙”。
白墨跟着轻声唱道:“等闲风雨却 ,砥砺行来不见春。只是潇湘只是坟。忆王孙,衰草黄时只一身。”
荀无翳正身端坐,自酌了一杯酒,又自饮下。
魏击叹了一口气。
“墨哥儿的词,还是这么忧伤怅惘呢。”
荀无翳终于吐出了两个字。
“三流。”
白墨哈哈大笑起来,不管荀无翳冰冷到可以杀人的神情,拍了一下荀无翳的后背,放声道:“你懂个屁”
魏击也跟着笑了。
徐渐皱了皱眉头,仿佛在嗔恼他们大声喧哗让自己的剑音都显得不清楚了。
“徐美人生气的样子,更美,不愧是下至女童上至老妇都交口称赞的锦花郎。”白墨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似乎觉得刚才那句损的还不过瘾,又加了一句:“当然,还是老妇人称赞的更多一些。”
徐渐摇了摇头,继续弹起剑来。
徐渐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什么名士,他自幼被剑宗宗主吕归尘收养,学剑读书,向来学剑多一点,读书少一点,想不到现在却跟白墨在这里摆什么名士风流。
京城百姓都说这位四纨绔之首的白公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徐渐知道,他的剑术不输自己。
徐渐曾经多次想劝一劝这位至交好友,不要混文坛了,干脆走一走江湖,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外表光鲜,实则无立锥之地。
白墨喝酒,是空腹喝的。
不是不想吃饭,是吃不起饭了。卖诗换酒,两日才一餐,徐渐总觉得,白墨迟早会油尽灯枯,死在这繁华的异乡。
白墨望向窗外的一行车马。
二十轻骑开道,五十步卒拱卫,中间一架华盖马车,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端坐于上。看那些军士鲜明的银色甲胄,必是甲于天下的萧家银策军无疑。如此想来,车上的老者,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大司马大将军,萧衍。
那位曾逼迫秦王自尽的名将。
这行车马对面,还有另一行车马。只是与银策甲士的肃杀气焰比起来,这行车马的护驾军士就显得稚嫩多了。他们被银策军挡住,有些惊慌失措,顿时乱了阵脚,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还是不是偷看一眼银策甲士,目含钦羡,还有畏惧。
马车上坐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似乎也在犹疑不定。
“大司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布衣监国】最新更新章节〖第169章 春秋战史(十八)〗地址https://m.888gp.org/136_13657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