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基础教育(2/4)

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无论他们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但是这种受教育的权利必须要统一平等。而对于农村教师队伍薄弱,愿意到农村教课的

老师水平低于城市老师水平的情况,王简提出城市老师待遇和农村老师待遇保持一致,不允许有城乡差别的工资待遇,减少优秀老师离开农村的情况,同时在老师调动问题上要严格控制,防止农村老师向城市学校流失,同时实行城市与农村老师相互进行交流的方式,每年保持两到三个月的交流方式,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得到优质的教育的资源,而对于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子弟,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不得设置其他条件。

这是王简要准备推出的措施,他来到湘乡省之后,立刻走访考察了几个地方,先是来到农村的学校,了解了学校的师资和学生情况,反映上来还是农村的好师资不断流失,而在农村的一些老师在素质上无法与城市老师的教育水平相比,有的地方农村学校条件很差,学生也很少,曾出现过一所学校只有一名老师一个学生的情况,农村的中小学存在人员减少,师资匮乏的情况,王简知道这些情况之后,觉得既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对农村的学校进行整合,对于这种学生很少老师也少的学校应当进行撤并,但是撤并之后面临学生上学离家远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得实行校车制度,由学校对学生进行接送,保障孩子上学的安全。

而来到城市的学校视察后,王简看到重点学校的学生太多了,扩了多少班都不够用,家乡们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到好学校里上课,而好学校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甚至好学校的硬件并不如新建设的学校,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到好学校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校的师资不一样,教学质量不一样,管理也不一样,而有太多的资源投入一中二中这样的好学校里,其他的学校就缺少相应的资源了,其实其他的学校也是不服的,如果把资源都放到他们那里,他们照样也能把教育办好,因此合理分配这种教育资源对于基础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必竟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不一样,基础教育主要推行文化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而大学教育则是为了培养高端的人才,好的学校和差的学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但是基础教育如果也分得这么清,那么就会导致大家的起点不公平,上了好学校,教育质量好,到了高中的时候就考上大学了,而上了一个差的学校,由于起点不同,到了最后就没有考上好的大学,这对于孩子们是不公平的,如果他们长大了知道了这种情况,心里肯定也是不平的,在他们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色官途】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基础教育〗地址https://m.888gp.org/13_13448/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