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让孩子们上得起学(2/3)

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同志们,我们党和国家也是很重视教育的,但是你们听听,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萧辰其实对现行教育体制很有意见,前几年有一次跟大姑就提到过,当时大姑还半开玩笑的说,让你来干教育部长,你打算怎么干?

萧辰还记得自己的说法,最根本的两点是:去掉分数制度,全民普及大学本科。结果大姑笑着说,你的想法是好的,国家照样也这么想,但想归想,实际艹作归实际艹作,现在的条件是不允许的。

萧辰还记得当时自己很不服气,教育这个东西,的确是投资大见效慢,可这种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见效慢是当然的,谁能指望今年花了一万亿在教育上,明年就有十万亿的回报?可慢,也要干啊,德国不就是典型案例么?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1717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通过教育,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有些大臣劝威廉一世考虑办学经费问题时,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也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8月12曰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

德国在发展教育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主张公民受教育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其二是提倡教育和研究的有结合。三是建立灵活的教育制度。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十分发达。

德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

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使德国终于在1871年实现了统一,并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19世纪中期后,德国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比英国、美国、法国的总和还多得多。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哪怕德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却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就是人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萧辰坚信,只要有“哪怕穷得大人吃不饱饭,也不可让孩子读不起书”的精神,华夏的崛起才将真正地势不可挡!

然而,作为教育战线的第一线阵地,学校在干什么?

萧辰望着一众默然无语的干部们,缓缓说道:“我相信同志们大多也都是有家室的人,家里也是有小孩的。你们想一想,你们身边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正常吗?”他微微顿了一顿,继续道:“你们觉得,一个每天只会乱找理由,这样那样乱收费的学校,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真正良好的教育吗?是教会孩子说谎?还是对任何事情都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宦海龙腾】最新更新章节〖第066章 让孩子们上得起学〗地址https://m.888gp.org/14_1490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