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初识章市长(1/5)
第二天上午,鼎清区委书记萧宸赶赴市委市政斧为昨天发生的事件作专项汇报。坐在黑色桑塔纳轿车的后座,萧宸正在和徐菲通话。
“市委宣传部的意思,昨天发生的事情不能见报,更不能上电视。对此,我已经和鼎清曰报、鼎清电视台以及其余相关报刊、杂志等都打了招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徐菲的声音在电话里颇为平静,萧宸知道她现在恐怕还在市委宣传部里,身边大概也有旁人在,说话当然是比较公式化的。
“嗯,辛苦了。请帮我转达对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各位同志的谢意。”萧宸也很平静地回答道。昨天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太凑巧,市里肯定是要捂盖子的,要不然丢面子可不光是他萧宸,郝文庸、杨浩元甚至章平昌,通通都得脸上无光。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萧宸知道自己今天是肯定要挨批的了。萧宸之前就听人说过,杨浩元这个人在仕途上有些迷信,那么昨天发生那样的事情,他很可能会觉得兆头不好。
不过萧宸却并没有把今天即将挨批的事情当成多大个事情,他心里琢磨的是另一个问题,即杨浩元对张邦成的态度,昨天看来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郝文庸时代早期的朗柳,市委市政斧(之前是地委)几乎都是朗柳本地派当家,后来省里下来一个杨浩元,他知道这个时候省里派他下来,其实也有一层意思,是要把朗柳的几乎“纯本地官场”打破,所以杨浩元一边依赖其他非朗柳干部给自己站稳脚跟造势,一边也花大力拉拢朗柳本地派的干部,只不过郝文庸在的时候,杨浩元的拉拢本地派行为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而已。
但现在杨浩元成了市委书记,这个情况跟先前相比,就发生了变化。作为市委书记,杨浩元势必建立自己的威信,建立威信的最好办法,调整人事是一方面,“团结”同志,也是一方面。调整人事,是为了展现书记的权威,从大势上压服下面的干部;“团结”同志则是展示书记的“明煮”,让更多的干部投身书记的阵营,而不是口服心不服。这两个段,一硬一软,是必须两都要抓,两都要硬的。
杨浩元新书记上任才一天,当然不好就立刻大规模调整人事,但团结同志却是可以展开了的。萧宸估计,张邦成就是杨浩元第一批要团结的人。
官场之上,利益为先。张邦成固然是郝文庸的人,但郝文庸现在已经离任,短期内虽然对朗柳肯定还有不小的影响力,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影响力肯定是要逐渐淡化下去的。在这个时候,张邦成在朗柳就必须有一个新的“靠山”,杨浩元和章平昌都是省里下派的领导,但杨浩元在朗柳毕竟已经打下了基础,而现在更是身为市委书记、朗柳一把,怎么算都是靠着他比较有前途,这么简单的问题,张邦成自然会做出判断。虽然无论杨浩元还是张邦成心里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张邦成脑袋顶上的“郝”字不会因此发生根本变化,但权宜之计也是计,也是会起效果的。
萧宸另外还有一层思考,就是杨浩元上任第一天就开始对原来郝文庸的人放和平鸽,是不是也有抢在章平昌之前先把书记权威巩固下来,以免到时候市府跟市委争权呢?
最后,他又想到,杨浩元可能觉得他萧宸不大好控制,所以再伸把张邦成也控制在自己下,这样自己在鼎清区还要维持自己的优势,就得更“听话”一点,需要更多的争取他杨书记的支持。反过来,张邦成如果不甘心靠边站,要加大在鼎清区的话语权,也需要他杨书记的支持。如此一来,整个鼎清,便尽入他杨浩元书记的毂中了。
萧宸微微叹了口气,人说官场都是人精,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宦海龙腾】最新更新章节〖第126章 初识章市长〗地址https://m.888gp.org/14_1490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