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剧组(3/4)
部队中的本科生晋升正连时间通常是三年,个别的两年,毕业到熟悉连队,上级感觉能够胜任主官职位或进了关正常晋正连,也差不多这个时间了。这是地方考学,一点都没耽误的情况,部队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战士后考学的,能考上学的战士又有一大部分在学校念到高二高三,岁数不小,战士经历又要两到三年,等毕了业都在二十五六岁。在向上升迁的路途可想而知了,三年、三年、三年,最理想状态下来也都是三十五六才能向副团职靠近。
第二是任职经历:能够到副团职,任职经历也很关键,副团职在团级班子中的要求是至少有下两级主官经历中的一级,也就是至少要当过连长(指导员)或营长(教导员),当基层主官是向上升迁的必由之路,有的干部工作非常出色,但没有主官经历,也只能先代职,再提升。
第三是单位级别和职位限制:这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师级以下单位的干部晋职突出矛盾。比如团级关有明确的营职连职干部比例,超出比例很大时是不允许的,此时众多正连职干部满了三年调职年限,就要看单位的决定了,常常有的就卡在这儿了,四年、五年、六年、七年能够晋升副营职的大有人在,想当将军么?现在的干部政策是越收越紧,怕是可能姓不大了。职位限制,看这位科长任职经历,按正常来说,副连干三年也就到正连了,但在连队,由于没有职位(指导员没有空出来),所以只能还是副连长(培训改行用了半年时间),直到有了指导员这个岗位才提升,超出三年时间,用了四年。
第四是地域因素:干部任职不可能就在一个地方,部队下面还有许多基层单位,想提升,就要到外地去,同时带来的难题就是两地分居(家属孩子)和随军工作,二者不可兼得,同理也有从结婚就两地分居的干部,辛辛苦苦十几年,因为家属工作在老家较好,在随不随军问题很是矛盾。
第五学历因素:刚才说到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在首次任职上的差异,再加上年龄因素作用,导致一些干部三十五六岁仍在连级职务上徘徊,2006年转业干部是大裁军最后一年,某单位粗略统计,近百名转业干部中有三分之一为正连职干部,年龄最小的29岁,最大的35岁,三十多岁了,在部队十几年也就上了两步,在通往将军的路上,唉,实在是远。
有些挂一漏万了,还有很多种情况没有说全。其实,任何大树都是小树苗长成的,看着金灿灿的将军肩章,谁都赞叹不止,不过这肩上沉甸甸的肩章可不是电视剧里那样说扛就扛上的,晋升少将的最低要求是副军职干部(有的副军职还是大校军衔),副军职干部最高任职年龄58岁,如果51岁提升了副军职,往回推,正师职要干5年到8年,副师职要干4年到6年,正团职要干4-6年,简单算算,16年,35岁就要当到正团职,才能在晋升将军的时间上宽松些。当然,仕途难料,有些干部,可谓出名要趁早,比如张毅承,29岁提升到了团长,98年担任副师长的时候才32岁,这就叫前途无量了。在实际干部使用上,任何一级都像攀岩,用尽了最后的力气爬上一步,对自己来说就是极限了。
比如顾挽澜副主席,四十三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省的省委书记了,这在官场上才是真正的脚下生风,步步莲台。
叶玉灵摇摇头,不知道想什么去了——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萧宸看着中的剧本,轻声念道。
1943年朗柳会战最惨烈的时候,朗柳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曰不分曰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第57师师长余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宦海龙腾】最新更新章节〖第097章 剧组〗地址https://m.888gp.org/14_1490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