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调研规划局(二)(1/8)
眼见得萧宸面带微笑,显然是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张羽心中越发笃定,说起话来,精神气都不同了,若说刚才还有些忐忑,那么现在他就真是侃侃而谈了。
“那么接下来是我对近现代吴城商业中心区的阶段分析。首先就是衰败阶段——晚清时期,1840-1911年。鸦片战争后东方开埠,吴城商业运营范围萎缩。1860年的太平天国战争更是加速了吴城的衰败进程,繁华的阊、胥外街巷被纵火烧毁,第二代商业中心区转眼成为废墟。战争使古城西部遭受严重破坏,而东部相对较少,由庙会商市兴起的玄妙观地区亦幸免于战火,再加上东部地区居民稠密、多数富户散居在附近等多种因素,观前地区倍受战后返苏商贾的青睐,这也是观前繁荣的最早起因。”
张羽说到这里,顿时有不少人都把目光偷偷投向萧宸。吴城商业中心的再次规划,会不会依旧以观前街为首,这个问题牵动的视线实在太多太多,观前街原本就是吴城商业中心,如果新商业区的规划与从前不变,那也还好说,可如果一旦萧书记要搞多元化商业中心,或者甚至是废掉观前街商业中心而另立一处,那么这其中蕴含的商之大,就绝非普通人可以想象。当然,后者出现的几率不会很大,可前面的一项猜测则是可能的,如果在老城区之外再建立一个商业中心,则里面的商,也足以让无数人心动。
但萧宸面色如常,丝毫也看不出他心中到底有何想法。市委秘书长张耀今天是陪同萧宸来调研的,此刻心里暗笑:别看萧书记年纪轻,可那一喜怒不形于色却老道到令人惊奇,想从他脸上看出他心中所想,那是做梦。
张羽却早就知道萧宸的厉害,根本没打算从萧宸的表现看出他对商业区规划的真实想法,张羽的意思是,自己只要老老实实分析就行,但却不要得出最后的结论,因为最后的结论只能是萧宸得出来,他得出结论之后也自然要通过某种途径让自己知道,而后自己就只需要按照萧书记的意思来“得出科学结论”就行了,这才是正理。
所以张羽继续道:“然后是复苏阶段——民国时期,1911-1949年。凭借着水运老码头的历史优势,阊门地区在光绪后开始复兴。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阊门外石路地段开通大马路连接火车站,成为火车站与古城之间人流和货运的转换枢纽,商贸运输和批发市场的地位再次凸现。观前地区此时期也有了一定发展,但古城区狭窄的街道将它与火车站和石路地区相隔离,联系不畅。1927年的《吴城工务计划设想》将街道整理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连接石路和观前街的景德路首先被拓宽,之后火车站与观前地区也直接连通,整个观前街由此兴盛起来,与石路地段共同成为吴城最热闹的商业中心区。总体上,吴城第三代商业中心区有以下几个特征:
1,吴城此时期不再是传统的工业商业中心,而成为周围地区的‘销金窝子’和‘存钱码头’。其消费城市的姓质为商业中心区抹上了一层独特的色彩。观前地区金融业占有重要地位,钱庄银行林立,成为吴城新的金融中心,而石路地区消费场所兴旺,茶馆、菜馆、戏院、旅社等设施的兴盛与整个城市的衰退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2,商业中心区的崛起直接与陆路交通相关,特别是与火车站的联接成为重要因素。阊门外地区本是吴城的水运中心,‘自设火车站后,客商往来,货物上下,更形繁盛……在该处设立落地捐分局一处,以便各货就近报税’。城内1928-1930年间改建拓宽的两条循环街道,将观前街与火车站相连,促进了观前地区的繁荣。
3,商业中心区是吴城当时生长最快、变化最大的地段。商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宦海龙腾】最新更新章节〖第042章 调研规划局(二)〗地址https://m.888gp.org/14_1490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