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情易断阴差阳错 念难消春梦留痕 一(1/2)
解忧公主看上去一脸的雍容华贵,肌肤娇嫩红润,好像被施了驻颜术,怎么也看不出来是一个沐浴在异域狂乱风沙中已经走过人生大半个年头的大汉公主。
其实解忧公主并非是名副其实的大汉公主,而是前朝叛逆作乱的罪臣楚王刘戊的孙女,从这一点以及后来被迫远嫁乌孙藩王上来看,刘解忧和刘细君的命运几乎呈现出了惊人的相似。
楚王刘戊不学无术,骄奢淫逸,于前朝景帝时参与打着“清君侧,诛晁错”旗号的七国之乱,兵败之后畏罪自尽。
还是景帝念在他与自己是堂兄弟的情分上才没有将楚国废黜,继续封任刘戊的叔父为新楚王,只是刘戊这一支系的后人余罪不免,被全部驱逐迁移至长安城中,由汉室宗正监护看管。
刘解忧就这样出生在长安城一个罪王后裔的家中,只是她性格开朗泼辣,加之年纪又小,并没有把自己一生下来就低人一等的尴尬身份当回事。
随着她渐渐长大,不仅熟习女红丝织,还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且已到了情窦初开的花漾年纪。
少女怀春,刘解忧多么期待有一个如意郎君能把自己娶走,永远离开这个沉闷压抑的家,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就在她对爱情以及未来的美好生活展开无限憧憬时,武帝一纸诏令却将这个少女的粉红色梦幻无情地倾轧碾压,直至支离破碎,无法复原。
江都公主刘细君先是嫁给了老迈多病的乌孙王猎骄靡,猎骄靡死后,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她果断上书武帝却遭驳斥只得被迫遵从胡俗,又嫁给了继任乌孙王的军须靡。
军须靡是猎骄靡的长孙,其父被猎骄靡立为太子,只不过因为早死而与乌孙王的宝座无缘,猎骄靡心痛儿子早亡,所以才传位给长孙军须靡。
这种朝为继祖母夕作长孙妇的蛮族婚俗让自幼就浸润在大汉儒家伦理道德中的江都公主痛不欲生,她本来就不习惯在乌孙的蛮荒生活,一心想回到家乡,现在更是天天以泪洗面,憔悴不堪。
在生下名曰少夫的一女之后,没过多久就在郁郁寡欢中匆匆离世了。
汉人女子皮肤娇嫩白皙,性情委婉柔弱,比起打小在大漠风沙中摸爬滚打晒得黑黝黝脾气执拗的胡人女子来说当然更让军须靡恋恋不舍了。
尝过甜头的军须靡怎能一日没有汉家女子的陪伴,江都公主一死,他就又厚起脸皮上书武帝,求娶大汉公主。
武帝心中只有开疆拓土的千秋霸业,这乌孙是他征服匈奴计划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岂能随手丢弃,当然准如所请,哪还会顾忌汉家女子的幸福和生死。
刘解忧被封为大汉公主,继江都公主之后,再次踏上满足异域藩王无边 的心酸路程。
见到解忧公主细皮嫩肉,正值青春芳龄,且貌似天仙一点也不比江都公主差,军须靡心里乐开了花。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只有身为匈奴人的左夫人海连氏为他产下一子,无论军须靡怎么施展浑身解数像条老黄牛一样努力耕耘,这刘解忧就是一点妊娠的迹象也没有。
无论大汉还是胡人,都是母以子贵,乌孙也不例外,匈奴和乌孙都以左为贵,那左夫人海连氏本来在就压着解忧公主一头,有了儿子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有些时候甚至当着军须靡的面对解忧公主大放厥词、肆意羞辱。
刘解忧虽然心在滴血,却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越是日子过得艰难,越是能激发起她活下去并且要活得更好的勇气。
这也决定了她和性格柔弱的江都公主虽然走的路相同,却演变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幸好在刘解忧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还有侍女冯嫽的陪伴。
冯嫽虽然相貌并不出众,却是天资聪颖,自幼熟读书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才子,只是因为家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世迷殇】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四回 情易断阴差阳错 念难消春梦留痕 一〗地址https://m.888gp.org/158_15815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