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082节 分道扬镳(1/2)
“玄德叔,我没有强词夺理。”孔明努力地维护着自尊,“那些陪葬品,哪一样不是民脂民膏?与其让它们沉睡在地下,为何不能让它们重见天日,继而被用在老百姓的身上?那些奇珍异宝放在坟墓里永远不见天日,那它们跟石头泥土还有什么区别?取出来,却能救人啊!可以买粮食,救活很多即将饿死的人,可以买衣服,救活很多在冬天即将冻死的人,还可以…”
“荒谬!”刘备的情绪险些失控,他斩钉截铁地道,“身为汉室臣子,岂能盗掘汉室皇陵?如此勾当,只有乱臣贼子才会干出!孔明贤侄!你实在太过分了!”他深深地感到悲愤交加。
“玄德叔!”孔明急切地争辩道,“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各地无不贼寇蜂起,匪盗横行!乱世之中,那些皇陵哪里还能保得住!就算我不挖,也会有别人挖!董卓已经挖了,接下来,肯定还会有下一个董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那些皇陵正因为里面有奇珍异宝,所以才会惹来无妄之灾!既如此,我小心翼翼地取走了,不破坏皇陵,如此,反而还能保得逝者安宁!”
孔明说的是实话,董卓已经挖了,就算他不挖,接下来还有曹操。如果说董卓是盗墓贼,那么,曹操简直就是专业盗墓的鼻祖,他把这种事都搞得职业化了,为了弥补军饷军资不足,他特地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职,专门挖掘大坟,盗取陪葬品。毫无疑问,那些还没有被董卓挖开的皇陵,如果孔明此时不挖,以后也会被曹操挖掉。
刘备真的要勃然大怒了,他发现自己明明义正言辞,孔明却没有任何羞愧、心虚、胆怯、慌乱、内疚,反而还在强辩、狡辩、诡辩,并且还振振有词。在深深地吸口气后,刘备眼神深邃地看着孔明,沉声问道:“孔明贤侄,我问你,你到底有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大汉子民?”
“当然。”孔明昂然正色。
“那你为何对汉室如此不敬?”刘备的声音愈发地沉重,也愈发地严厉。
“我哪里对汉室不敬了?”孔明反问。
“盗取皇陵!亵渎皇纲!”刘备怒不可遏,“还有,洛阳是大汉国都,你却把它送给曹操?孔明贤侄,到底是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力?”
孔明平静地道:“这是因为天下大乱,天灾 不断,无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曝骨履肠,我有心拯救越多越好的黎民百姓,奈何我能力有限,没有那么多的钱粮,在迫不得已之下,我取走了皇陵里的那些原属于天下苍生的民脂民膏,用于救国救民,并且,我没有破坏皇陵,更没有做出任何亵渎不敬之举。我相信,高祖皇帝在上,他也会允许我这么做的,难道,宁可皇陵里堆满了奇珍异宝,却视而不见人世间饿殍遍野吗?至于洛阳,我们把它从贼军手里夺回来,又不能久留在此保护它,我自然只好把它交给可以久留在此以及保护它的人了,否则,洛阳的百万老百姓怎么办?”
刘备的脸色变得阴沉无比:“孔明,你可知你说的是不忠不义、无君无父之言!”他没有称呼孔明为“孔明贤侄”,而是直接指名道姓了。
孔明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他只能正面回击刘备:“我说的是圣人之言。”
刘备怒极反笑:“敢问,是哪位圣人说臣子可以盗掘皇陵的?孔子?”
孔明道:“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百姓是大汉朝廷的根本,如果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大汉朝廷还如何维持下去?为了挽救老百姓,在非常时期使用非常手段,也是迫不得已的、值得理解的,否则,为了所谓的皇纲却不管苍生死活,岂不是本末倒置?”
刘备的脸色犹如一块黑色的寒冰,他紧紧地看着孔明,声音不高但语气有力地道:“孔明,你到底是为了匡扶大汉,还是为了你自己的野心私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苍生至上】最新更新章节〖82.第082节 分道扬镳〗地址https://m.888gp.org/162_16220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