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北调辽蓟,练兵为先(1/2)
华夏的历史有很多,传世天下的人物也很多,但是若是说及对一个人的历史能够一个大概的了解,似乎也就仅限于一件事情。
比如,戚继光。
他的事情就是抗倭!
“各位,有谁知道戚继光跑北边干嘛去,他不是抗倭的吗?难不成还要去抗金?”
“抗金?现在北方有金朝吗?”
“呃,这个问题,有请下一位。”
“貌似北方就是濛古吧!那个时候应该属于鞑靼,对,应该这样叫。”
“楼上的我查了下度娘,根据度娘显示,1568年的明朝北方有鞑靼与瓦剌,其中与明朝接壤的有俺答部,估计戚继光就是去防守这家伙的。”
“呼,牛掰,这都会去查,坐着等答案不香吗?”
叶迟开口道:“此次兵部针对此次调度经过一番考虑与应对之后,最终以戚老将军一人北调先任神机营副将,俞大猷老将军固守南方。此刻戚老将军的老上级谭纶早已在北部总督辽、蓟兵马,且已经招募了步兵一万余人,浙江兵三千人,得知戚老将军调往北地,于是欣然请求由戚老将军带兵。”
“北调一事本是没有那么容易,肯定会有很多人看不顺眼,不过一切要感谢当今天子圣明,授予老夫都督同知职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宜,这让总兵官以下都要受到我的节制,真实有了天子之权,才有了老夫的用武之地啊!”戚继光一生感慨后不由又道:“可是,等我到了蓟州之后,才知道这里是什么样的地方,想要做好辽蓟一带的防务,却是要下一番功夫啊!”
“这个小子知晓,简单来说就是七弊六失四无益。”叶迟这可是做好了功课的,当初写关于抗倭,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自然对这些清楚的明了的很。
“哦?老夫,洋洋洒洒近千字,居然让你七个字给概括了,倒是说与老夫听听,这何谓七弊六失四无益呢?”戚继光对于叶迟更有兴趣了,不禁重新打量了一番。
“七弊者,简单改口就是其一军队中老弱病残充数,健壮者被将帅驱使。”
叶迟读完一条之后,画面则是转到了明穆宗朱载坖拿着戚继光的奏折。
“边塞逶迄,绝鲜邮置,使客络释,日事将迎,参游为驿使,营垒皆传舍,二也。”
朱载坖读出来的这是第二条,不过眉头却是一皱,因为这条说的是边塞缺少驿站,情报传递不及时,参将等将官沦落为驿站侍者接待来往使臣宾客,使之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
戚继光随着朱载坖的声音落下又道:“其三是驿站的缺少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及时,这也会导致第三条,那就是万一北方的敌人袭击而来,若是不能够有效的传递,那么迎接我们的就可能是一场败仗!”
三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把戚继光到了军队之后发现的弊端给读了出来。
屏幕上也随之出现,不过是简单概括的。
七弊:
1,老弱中坚,青壮侍主。
2,驿站缺乏,将官凑数。
3,消息迟滞,难以呼应。
4,行伍不整,缺乏纲纪。
5,骑兵无马,甘当步兵。
6,家兵气盛,军心溃散。
7,堡垒不思危,过多兵力散。
朱载坖看着戚继光奏章,脸上浮现笑容,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戚继光啊戚继光,你果真没有让朕失望,如此弊端,又怎么能够防御北地?七弊都已经如此犀利,那六失又是什么?”
戚继光闻言奏秉道:“回陛下,六失者,其一将军与士兵之间互为依赖,守城需要士兵冲锋在前,统兵在于将帅调度,只是臣自来到北地以来,兵不遵将,令不能行,使的兵士难以训练;其二火器虽不如弓弩等轻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典籍华夏:我的直播通古今】最新更新章节〖第61章 北调辽蓟,练兵为先〗地址https://m.888gp.org/172_1725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