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夜市初见(2/4)

,否则称为“犯夜”,予以处罚。

回忆将时光追溯到那一个月色婵娟,凉风沉醉的夜晚。枫桥上充斥着卖菱藕的质朴叫喊声,河船上满载着精美绝伦的绫罗绸缎,街市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高楼里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高挂,使得夜色似昼,宛如四月艳阳天般明媚。

影影绰绰的月色,也在不知不觉中挂上树梢,仿佛一掬清澈见底的瀑布,悄然地轻泻,拖出诸多街面上人来人往的细细长长人影。惠济河、黄汴河、涡河的大小船只便陆续点灯亮火,从河畔木格小窗里折射出了灿如晨星的点点桔黄色的烛光,伴随悠扬顿挫的轻划桨声,摇曳在一片云雾缭绕,烟霭朦胧的水波里,荡漾起一圈又一圈涟漪,打破了沿河两岸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安详。

从公主府凤阳阁悻悻离开,萧正羽行走在汴梁的东南角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着,刚才与赵璇发生争执时言语的一时痛快,现在却让他有些怅然若失。他忽然想起,从前父亲常说的一句话“生活就像一杯浓酒,若是不经历三番五次的提炼,便不会这般香醇可口”,可惜,他并不喜欢饮酒,自然还不懂得酒的醇馥幽郁。

此时,他并不打算回到自家在汴梁的府邸,更不愿意重新返回公主府凤阳阁。多年来的相处熟识,他了解赵璇的性子,现在定是指派了府邸的宫女侍卫们守候在自家的家门院落外,一旦回去便又是一场你不服输、我不认错的对峙。若是日后彼此还能厮守,当下就要给双方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冷静反思。

银辉泻洒,光晕交错。很长日子没有这么晚出宫了,萧正羽放眼华灯初上,静听桨声灯影,索性暂且忘却所有烦忧事,醉心于江岸传来的胡琴与短笛声,感受夜色如水的清爽惬意。或许在江州呆的时间太久了,他原本以为夜色宁静的会如同一潭死水微澜,却不想京师的夜市如此繁华。其中马行街最为灯火辉煌,乃汴梁夜市中歌舞升平、风头无两的极盛繁华之处。

阵阵晚风拂过河面四周的紫徽树,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每一朵紫薇花都几十朵花瓣挤在一起,让树上结满了一簇簇沉甸甸的花球,仿佛枝头挂着一个个梦幻般紫色的小灯笼。一不小心,花球被疾风吹落在河面上,溅起了朵朵白色的浪花。从月色下,河面闪闪发光,变成了一条镶嵌着精致宝石的跃动丝带,又像黑幕中的一颗颗繁星,携带着淡淡的泥土芳香。

只见夜市上人来客往,买卖兴旺,茶坊、酒肆、面店、彩帛、香烛、油酱等铺面繁杂,酒楼林立、绣旗招展,人流熙熙攘攘,万家灯火璀璨。其中东京七十二酒楼之首的樊楼建筑群最为盛名,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每座楼高三层,陈设富丽堂皇,雕花栩栩如生,内室设有琴房、书斋等,淡雅幽静。

白天的樊楼,萧正羽应酬宴请的时候去过,觉得飞桥相通,雕梁画栋,华丽壮伟,记着门前竖立着朱黑木条互穿而成的杈子,据说自魏晋以来,要官至三品以上的府第才有资格用。另外,酒楼门首扎缚的彩楼欢门,让客人还没有进入便感受到一种华贵的气息,酒楼每一层的顶部也结扎着山形的花架,装点花形、鸟形的饰物,酒保上菜之时,会将酒缸、酒提、匙、筋、碟,逐一摆放在面前,尽是银器。到了夜市,他才知道,比起“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喧嚣,白天的灰瓦青砖,宴席千人已是低调。门口迎宾的伙计头戴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对着夜市上络绎不绝的人流彬彬有礼,口里不断招呼着“欢迎光临”,歌舞生平,莺歌燕语,不仅有美酒佳肴,更有明艳动人,风情万种的各类艺伎,皆是人间尤物。

行至马行街,转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萧正羽不由感慨道:“繁华陌上,月下江流,红尘纷繁多扰,难怪有人会写下‘一骑樊楼日暮时,风尘无路去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似云间月】最新更新章节〖第12章 夜市初见〗地址https://m.888gp.org/176_1769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