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榜眼入宫(2/3)
凌厉冷意,吓着跟车的小宫女一个瑟缩,双膝一软,忙不迭跪下,带了哭音并自煽耳光惶恐道:“请长公主恕罪,奴婢不是有心的。”此情此景,这倒让门口带甲卫兵长竟有些手足无措,连忙让一旁侍卫赶紧进门通报,告知通翰林首辅。
此举正中了赵璇的心意,一方面既能彰显公主府凤阳阁的府规严明,管教得力,另一方面也是变相地让翰林府人等难堪。一个公主府二八佳人的宫女在青天白日之无论下跪在哪家府邸门前,本身都不是一件光鲜的事情,容易吸引旁人眼球,招惹闲人看热闹,更何况还是跪在养才储望之所的翰林院,且有辱斯文不说,更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风清气正的翰林院沾染上了什么男女之事,让妙龄宫女当街下跪。
此时,萧正羽在司礼监通传太监贾公公的随性陪同下,正从御书房一路出来,已经走到距离翰林院大门口不足五丈的距离,刚巧撞见了宫女下跪的这一幕。
通传太监贾公公认出了临安公主府的马车,见到了这般形势,立马小碎步迎了上去,在马车前半跪作揖行礼道:“奴才贾迪叩见长公主殿下,祝万福安康。”“贾公公受累,从宣德门到紫宸殿,再到翰林院,都有您忙前忙后的身影。”侍女掀开车帘,赵璇由丫鬟扶着走下马车,身穿一袭素色的蓝色纱裙,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流苏,配一条翠绿色的玉佩,髻边用一只累丝金凤插住,三千青丝散开,看起来典雅,却尽显华贵,裙幅褶褶如月光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显得步态雍容柔美。
言语间,赵璇与萧正羽的目光相遇,双方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彼此,微微颔首示意。这是两人在分别五年后的邂逅,五年的时光清浅和岁月嫣然,让昔日的少男少女已经成长为了俊男靓女。萧正羽眼神微有亮色,屈身向前福一地道:“长公主,万福金安!”
赵璇抬眸,远山含黛,面色沉静如水,并无一丝涟漪,内心却已心猿意马,声音如同春风化雨,轻柔地道:“听皇兄说,萧公子也参加了今年的科举进士,却未料是蟾宫折桂,恭喜恭喜!一别几年不见,归来已经放榜梅花三鼎甲。”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凡是考中进士的状元、榜眼、探花,均可被直接选入翰林,其余进士都要再经过考核选拔,才有进入翰林院,获得职位的资格。萧正羽出现在翰林院,说明已经皇榜高中“三鼎甲”。反之,如果得知萧正羽已经高中榜眼,则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授翰林院修撰、编修,出现在翰林院。
其实,赵璇通过眼线,早已探听萧正羽科举高中榜眼的事情,这也正是她前往翰林院的缘由,但是她不愿意就这么直白地告诉萧正羽“因为你回来了,我有些思念,故过来看望,君可好?”,而是以询问盛世修书的名义,前往翰林院,也真是“闲”情。
每个少女情窦初开的时候,多是羞涩而含蓄,又似小鹿乱撞。花底离愁三月雨,一寸还成千万缕。赵璇对萧正羽一直存有好感,毕竟干净硬朗帅气的男孩子,对于任何女孩子而言,都易倾心仰慕,更何况文韬武略。
但是对于赵璇而言,倾心于萧正羽的最重要原因,并不在于他的品貌非凡和气宇轩扬,也不在于他的才思敏捷和才华多旦,而是在于是他陪她度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父亲亡故,风木含悲,不仅仅是因为年少时候要承受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的悲恸欲绝,还因为自古皇家的争斗都是六亲不认,整日惶惶不可终日,欲哭不能哭、不敢哭、不准哭的童年时光,儿时有了萧正羽的陪伴,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生活的一个角落,让她在万重压力与花式暗黑中够稍作休息,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所以,当她探听得知萧正羽已经随父亲返回东京开封府,身处陵园的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埋藏心底,立马返京为见心上人一面,这于他科举及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似云间月】最新更新章节〖第14章 榜眼入宫〗地址https://m.888gp.org/176_1769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