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外(1/4)

更新时间:2011-03-31

和珅翻阅了一下书架上面书籍,书籍种类很杂,没有传统儒学,道学等正统书籍,大部分都是传记,,野史,以及一些海外科普书籍。对于八旗子弟聚集的顺天府,这类书籍无疑销货量更大。

虽然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但大部分满洲八旗子弟,根本不用为仕途,为生计担心,因此,根本不读四书五经,有闲工夫还遛鸟,斗蛐蛐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书籍完全符合他们胃口。

走到最里面书架前,和珅发现,这个书架又与前面不同,每一格处都贴着一张标签,写着此格内书画内容,赫然是一个新书发表的地方。

随手拿起几分,和珅发现其中居然有连载,而且还是白话连载。

真实得来全不费工夫

看到连载白话,和珅心中大定。

明末清初之际,白话盛行,各种各样开始大行于世,比如《红楼梦》,《聊斋志异》,《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等等,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白话更是盛行。

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和珅自然不想过苦日子,哪怕再过几年就苦尽甘来,他也不愿意忍耐,因此,便想到了创作赚钱这条路。这次来宛平县城,他就是为了购买笔墨纸砚,撰写。

本来,和珅对于抄袭那部举棋不定,后来读了冲虚子留下的《九阴真经》,心中一动,想到了一本能够大卖的—《蜀山剑侠传》。

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后,神怪十分盛行,各种神怪层出不穷。在和珅看来,这些神怪和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比起来,狗屁不是。

书的内容好是一个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还珠楼主生于清末民国初,一生经历繁多,对清朝文化了解甚深,他的作品更容易为这个时代所接受。

不过,写《蜀山》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蜀山剑侠传》是发生在康熙二年的事情,里面影射了一些清政府的不良行为,和珅需要改正《蜀山》历史背景,同时,将故事内一些犯禁的事情稍稍修饰一下,毕竟满清的文字狱,那可是震古烁今,名扬海外啊。

修改《蜀山》虽然有些困难,却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发行。古代可不同于现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报纸……除了口口相传,宣传手段几乎为零,而今天来到不妨一下楼,却有意外之喜。

从不妨一下楼规模来看,收益应该不菲,这么多书籍,文具,雇佣这么多伙计,开销可不是一点半点,没有足够收益,老板不会下这么多本钱。因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再世和珅】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章 老外〗地址https://m.888gp.org/188_188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