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篇之鲁考公(前996—前993在位)(1/11)
鲁考公(?―前993年),姬姓,名酋(《世本》作就,邹诞本作遒),鲁国第二任君主,周文王之孙。
1人物生平鲁考公鲁考公是鲁君伯禽的长子,承袭伯禽担任该国君主,公元前997年即位,一共在位4年。[1]
谥号“考”,是为考公。是年即周康王十七年,周康王十七年为考公元年。于周康王二十年薨,考公无嗣,传位给弟弟熙,是为鲁炀公。
2史籍记载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
3家族成员
祖父:周公旦(去世谥号周文公)
父亲:鲁公伯禽
弟弟:鲁炀公
4鲁周公世家第三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後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正义卫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正义括地志云:“兗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周公於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告于太王、王季、文王。◇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史策祝曰:◇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也。”郑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於天,以旦代王发之身。◇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叙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於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郑玄亦曰“丕”读曰“负”。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集解马融曰:“武王受命於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集解孔安国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於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也。”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集解孔安国曰:“言不救,则坠天宝命也;救之,则先王长有所依归矣。”郑玄曰:“降,下也。宝犹神也。有所依归,为宗庙之主也。”□正义坠,直类反。今我其即命於元龟,◇集解孔安国曰:“就受三王之命於元龟,卜知吉凶者也。”马融曰:“元龟,大龟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集解孔安国曰:“许谓疾瘳。待命,当以事神也。”马融曰:“待汝命。武王当愈,我当死也。”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於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更新章节〖君王篇之鲁考公(前996—前993在位)〗地址https://m.888gp.org/19_1932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