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手出招(2/4)
,实际还是新瓶装老酒。
周书明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号称千亿工程,这里面核心的东西主要包括省里的贝莱汽车和京西重汽的合作,贝湖钢铁和云钢的合作以及滕海矿业的引资工作。
陆政东很清楚京西重工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重型车生产厂商,又是中央直属企业,多少省份眼巴巴的希望能与其此合作,希望能将京西重工的生产基地引进到省内来。
贝莱汽车不管是从规模、技术、管理、设备都无法和其他一些省份的类似汽车企业相提并论,唯一的优势就是在合作的条件上可以做出一些比别人更多的让步和更优惠的条件,这样的条件若是针对其他企业或者其他一些行业应该有效,不过对于京西重工来讲,只怕未必。
技术、管理这还好说,京西重工可以做,但规模和设备这一块的先天不足这是致命的,京西重工要接手,那就得要巨大的投入才能生产,这样的投入和那些优惠相比,实在是不划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央企的投资有时候并非完全是市场行为,而是一只后面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这难度也实在是太大了。
至于省钢,这是杨凌峰在的时候重点打造的企业,前几年省钢集团的发展速度也不算慢,但也只能是不算慢,而且效益也只是外面看得见,确实是有必要重组或者合资合作,而且节能减排,减少污染,这是大势所趋,国家在钢铁产业方面也有这样一个规划要淘汰一些落后的钢铁产能,一些落后的钢铁企业要被重组或者关闭,新一轮的重组势在必行。
但周书明雄心勃勃的提出争取云钢重组省钢,在贝湖兴建八百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首期投资达到三百亿元,达产后年产钢材七百余万吨。
这同样也不太现实。钢铁产业在全国而言整体情况是北重南轻。而南方是钢铁消费大头。但钢铁生产规模不大,就以粤东为例,其中板材自给率为三分之一,汽车板、包装材、以及家电、机械和建筑等行业用板大部分钢材需从省外调入或者进口。
不管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从产业布局上讲,在南方投资,使钢铁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竞争力更强,从布局上讲。粤东对于这个项目肯定也是志在必得。
对于省钢而言,这样与城市发展关联度高的企业,要通过改造升级工艺装备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科技研发,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循环经济,实现与所在城市的和谐共存,在中型项目上和云钢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滕海矿业,作为国内大型的央企之一,省里能打得上眼的也就是两山三片的矿产了。
只是两山三片虽然矿产资源很丰富,但硬件设施的构建投入也比较大。更为重要的是那是两省接壤之地,一旦建设就会影响到邻省。省里也曾经和大型的矿业集团达成过开发的协议,但才一开工建设就被邻省告了刁状,说是这样的开采会影响到他们这里,影响到哪里,结果来的矿业集团一看这架势也就知难而退了,后面也曾和其他矿业集团接触过,一听说有这方面的麻烦都是缩头而去。
陆政东清楚,其实邻省叫得那么厉害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事完全就贝湖受益,他们吃亏,当然是全力反对……
周书明既然提出这个,肯定也是有人在这方面给了他一些支持,陆政东不由淡淡一笑,周书明也是好盘算,这样的大项目他只管提出个方向,具体执行的是省政府,谈得下来首功是周书明的,谈不下来,他是省政府的无能,何况这样大型的项目不是一天两天都能谈成、就能审批下来的。
而他要是反对这样做,下面受益地区的干部群众恐怕就对他意见很大,也很容易把两人的分歧放大……
陆政东细细的思考着应对这事……
而在京城,回家的蒋思青也和曾怀安谈论着此事,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政道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手出招〗地址https://m.888gp.org/1_106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