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未来(3/6)
是不能少的,包括在西夏境内的河曲之地黄河两岸,广植树木,保护水土不得流失。不过还好,拿下了西夏,可以从黄河的源头治理了,至少可以从黄河恶化的源头治起了。”
“但切记一条,可以募民,不可以役民,宁肯分阶段的慢一点施工,不可以求迅速完成,隋炀帝的大运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大运河的兴修,成就了唐朝的繁荣,却造就了隋朝迅速灭亡,实际就是今天,我们大宋还在享受着大运河的福利。如果隋炀帝当时用募民,速度再慢一点,那会是如何?”
“我大约估计了一下,包括于沿河两岸植树造林,中上游兴修水堰与蓄沙池,下游修建各种月堤格堤缕堤以及拓宽拓深济水,还要修建运河,用之分水与泄水,最少得五年时间,长达十年,毕竟现在的黄河与各支流的水土恶化,已经超过了东汉之时。”
不过现在的水土恶化,又不及明清之时。
“一旦到了那时,国家才能称为小治呢……因此节流依然如此的重要。”
其实王巨就是交待后事了,平灭西夏后,我就离开宋朝了,以后宋朝该怎么办,王巨所说的正是这个。就象写小说一样,有一个大纲存在,就不会歪楼。
不是不能对赵顼说,而是到了那时,赵顼还能活着么?
因此将这些重臣召集,到时候不管那个人上位,只要他这么做,反对声音就会很小。
章惇问:“太保,那个细绒棉找到没有?”
“只是听说了,但那边太广大,不大好找,如今还没有找到,不过这个问题不重要。”
粗绒棉质地差,产量不大高,而且少棉多籽。但最少比种植麻葛桑强吧,并且织机已经渐渐在改进,想要更精美的棉布,大不了学习黎人了,里面缠杂蚕丝混纺,如果织工精细,也不亚于大食那边来的棉布。
这几年,每年都从南方运来几千万斤棉花制品,调向了北方。
虽然木棉司失控了,但为朝廷带来的相关商税收入,以及互市税赋收益,甚至市舶司的抽解收入,也达到了一百余万贯。
而且南棉北调,同样养活了许多人,甚至造就了造船业的进一步繁荣。
“当然,我还会让彼岸寻找的,无他故,棉花的繁荣。粮食的高产,使得南北收入悬差越来越大,为了未来,必须找到这种更好的棉花。用以抚平南北收入的悬差。”
“太保远见,我不及也。”
“子厚,你也不必过谦,没有诸位的帮助,我能做什么?不过这次。彼岸也带回来几样好东西。”
“哦。”
“过一段时间,它们就能运到京城。”
这一回带过来的物种比较多了,有木薯,但那是放在南方种植了,只带了几个样品来到京城,还有木瓜、蕉芋,这两样也只能在南方种植了。
还有向日葵,辣椒,花生,南瓜。佛手瓜、番茄,腰果等等。
共有二十一种杂粮蔬菜。
主要彼岸已经在美洲扩大了生存范围,已经设置了九个安居点,迁徙了七万多百姓过去,还有近两万名战士。
那边有许多部族,或者也能称为国家吧。
不得不派了许多兵力过去。
但与原来的相比较,那一边气候更适宜,土地更肥沃,特别平原之多,难以想像。
可就是到现在。彼岸仍避过了墨西哥湾那一带,想要挑战那个国家,没有二三十年,是不行了。
甚至王巨打算撤到彼岸。亲自训练一些兵士,去对付那个国家。不是非得要对付那个国家,而是想修一道运河,不一定有巴拿巴运河那么宽阔,如今也没有那么大的船只,最大的不过一千几百吨。一个差不多的运河,就可以使两边海洋得以沟通,这样,才能开发更肥沃平坦的两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暗黑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811章 未来〗地址https://m.888gp.org/1_116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