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并不落后的铸炮技术(2/3)

闯下大祸。这样的人闯祸的方式也很难被发现,火候、配料,稍有一丝失误,就会导致一门炮的失败,这样的人要是使坏的话,损失很有可能是一整批的火炮。

所以,这样的人,杨猛只能杀了了事儿,简单!

“三爷饶命啊!咱们这批人来了云南,都感念着三爷的大恩大德呢!

三爷!我家的十几口人,是靠您活的命,三爷的脸面就是小人的命根子,您听我给您说啊!”

“三爷,这是当初龚振麟的手下,我是按了您的意思,挖过来的,就这么杀了,可惜!”

炮厂管事的哭求,一点用也没有,好人,杨猛杀的太多,在永昌连老弱妇孺都杀,冤杀妄杀对杨猛来说根本不是什么负担。

但丁泰辰的话,救了这位管事一命,在杨猛的眼里,对云南有用的人犯了死罪可活,阻碍云南发展的人,虽是良善可杀!既然这位是江南龚振麟的手下,那他就有了活下去的资本。

“说说吧!说的不好,老子依旧是要杀人的!”

这位一个劲的捧朝廷的臭脚,在杨猛眼里就属于可杀之人,若是说不明白,还得去死!

“三爷,非是大清的冶炼技术不成,而是官员们太贪!一门火炮,动辄数千上万两银子,可真正用于铸炮的,连三成都不到,没有上好的原料,铸炮的数目不变,咱们这些铸炮的人,就只能加大火炮的份量了。

火炮越重、炮膛越厚,越不容易炸膛,咱们大清,为什么多铸重炮、巨炮?不是这样的火炮厉害,而是这样的火炮,铸造一门是一门,有些砂眼和瑕疵,这样的炮,也不会三五下就炸膛。

正是因为这样,龚大人才弄出了铁模铸炮的法子,一批批的铸炮。用火药检测砂眼。炸膛的重铸。完好的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铜炮比起铁炮虽说好铸一些,但铜就是钱啊!为了抠铸炮的银子,工部的官员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心机,往铜料里参杂铅锡,减少铜料的用量,所以这铜炮的份量也就上去了。

参杂了过多的铅锡,有的时候铜炮的质量还不如铁炮。铸的炮份量越大,转运越是不方便。没有全铜全铁的炮车,这样的重炮只能在每次用的时候新铸炮台。

加厚炮膛,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缩小了炮膛的管径,万斤巨炮射不足十斤的弹丸,也就成了大清火炮的通病。

砂眼多、炮膛脆,这样的重炮,也就不能装填过量的火药。一旦超量就会炸膛,合着该用半斤药的火炮,只用二两药。那威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咱们这些铸炮的,靠的就是好炮吃饭。铸坏了不仅得不到银子,而且还有责罚。为了省钱,朝廷铸炮的时候,多是用的泥范,泥范难干易裂,想铸好炮颇为不易。

所谓的十炮成一、百炮成一,不是咱们的手艺不成,而是朝廷的官员太贪,没钱就铸不了好炮。朝廷的火炮不成,不是匠人们的原因。

这就是小人说,大清铸炮技术并不落后,西洋之法并不先进的原因。”

这位的说法倒也合情合理,有些事儿,杨猛也能想象的到,这就跟康乾时期的鸟枪优于道光鸟枪的原因。有些炮台上用的是康乾时期铸的火炮,这就有了合理的说法。

“算是说的过去,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名叫史大头。”

“你说的铁模铸炮,可行吗?”

“这个……”

“有话说有屁放,在杨家的炮厂,不需要你溜须拍马,有话直说,不怕你说错了,就怕你胡说八道!”

经验,有时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听这位的名字,就知道他不是读书人出身,一个工匠能担当炮厂的管事,说明他的肚子里是有真本事的。

“三爷,小人这些日子也在琢磨这个事儿,无论是泥范、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毒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三章 并不落后的铸炮技术〗地址https://m.888gp.org/1_120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