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厚与黑(六)(2/3)
知道,南边的胜保,也是懵懵懂懂。
百万斤粮食,几百头牛马驴骡,数万身冬衣,大军的补给解决了,可林吉李三人却发现,北伐大军也被死围在了静海附近。
离开,这些补给也是个负累,若是吉文元得了文安的补给之后,三人带着大军往南突破,那北伐大军绝对不会被围在静海,但是没有东王的命令,在粮草充裕的情况下,三人也不敢随意撤退。
粮食掣肘、高层掣肘,林吉李三人,就这么被困在了静海县城之中。
长毛贼饷粮不济,这是僧格林沁探来的情报,南北合围的局面一成,这长毛贼就离着败亡不远了,报捷,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朝廷见了僧格林沁的战报,心却依旧没敢落下来,自打广西开始,包围、破围,官军与长毛贼上演了很多遍了,次次都是长毛贼安然遁走,静海的长毛贼不灭,对朝廷来说就是梗骨在喉,不除不快。
一旦让他们打到了京师,全盘的大棋都要跟着完蛋,僧格林沁似是而非的捷报,也让四色棍有了暂避风头的念想,如今的京师已经不安全了,退守热河,怕是唯一的选择,万一长毛贼破了僧格林沁的死围,突地给京师来上一下就不美了。
朝廷在北撤,太平军在南方却有了很大的气色,西征大军也自此而分,一路由曾天养率领,在皖北肆虐,另一路则是由韦俊、石祥祯率领,自九江出发,兵锋所指的方向,就是杨猛驻守的武汉三镇。
驻兵黄州的吴文镕,由于前期的形势不错,也做出了分兵的举动,文人带兵,就是不成,这位哪懂得如何鉴别士兵的优劣?
绿营兵,是做惯了面子的货色,整军之后,打眼一看还是有那么几分声威的,但真正的战力,就有限的很了。
聚齐了人手,吴文镕有模有样的检阅了一下军队,湖北的大半绿营被聚在一起的场面,也是有些威势的。人多胆气也大一些,几万人聚在一起,就是绿营兵的身上也多了几分悍气。
就是这几分悍气,让吴文镕错误的判断了形势,他觉得以前那些人败于长毛之后,一是兵少,二是没有战局有利地形。
距离黄州不远的广济县田家镇。是个战略要地,有武汉锁钥之称,是攻荆入楚的门户之地,田家镇的地形险峻,是再好不过的有利地形了。
虽说在杨老三那边受了些气,但有了湖北绿营兵。吴文镕也决定大干一把,让杨老三瞧瞧自家的本事。
人最怕负气做事儿,这吴文镕也是一样,与手下的幕僚谈了谈分兵田家镇的事宜,也得到了一致的赞同。
可吴文镕的幕客,无非也是些不得志的读书人,左骡子那样知兵的毕竟是少数。田家镇是不错,冷兵器大战的话,选这个地方扼守长江,也算是湖北战略防御的一部分。
但有了火炮,这田家镇,就有一个死穴了,那就是可以俯瞰田家镇的半壁山,吴文镕分兵。那是可以独断的,大半的绿营兵,被派驻田家镇,吴文镕这一战也是志在必得啊!
“哼!找死的货!本以为这吴部堂能多顶一段时间,看来这位离着死不远了。”
看完了吴文镕的部署,杨猛冷哼了一声,难道文人带兵。就不造反了?天下督抚多半不知兵,对大清巩固统治,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到了用的时候。这些人也起反作用啊!
“爷,您不打算提醒一下吴部堂吗?”
魏芷晴一边给杨猛捏着肩膀,半真半假的也问了一句,经过这几年的磨练,魏芷晴学的许多东西,都有了用处,兵法虽不是她所长,但一听自家男人的话头,加上对情报的了解,吴文镕即将面对的险情,也在她的心里浮现了出来。
“提醒?不!你给吴文镕去信,告诉他,老子也将不日动身去黄州参战!”
杨猛这么做就属于实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毒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六十八章 厚与黑(六)〗地址https://m.888gp.org/1_120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