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家法门(3/4)



“道家修道,重真心为用。真心在妄即凡夫,妄心归真即圣地。真心者,即人之本来心,亦即道心、天心;妄心则为凡心、物心,以及虞廷十六字心法中之人心。动心即妄,不动心即真。息其动心使复归于寂然不动,即得全其真心。人心本静,感于物而动,今如泯物泯境,灭其惑因,则自仍寂然无动于中,而复其本体矣。大易曰:洗心退藏于密。即此意也。洗其妄麈,退藏于密地;使外不入内,内不缘外,外境寂然,内心澄然;此外息其境之斩截法,亦即「杜外全中」法也。泯物泯境之不足,则可用泯心止念法,以内息其心。息心不用,便同无心;无心起用,用亦无心;即无即用,即用即无;斯即真心用事矣。此正永嘉所谓:「洽洽用心时,洽洽无心用,无心洽洽用,常用洽洽无」之境地。或则泯外存内;万境寂然,一心澄然。或则泯内存外;万境森然,一心寂然。或则用外双泯;心境两寂,而全同本体。或则内外双存;万象森罗,而对境无心。或则内外一体;即内即外,即外即内。或则心物一如;即心即物,即物即心。虽日临万物,而若无一物然,以本来无一物也。虽日理万机,而若无一几然,以本来无一事也。加此则自顿彻真心,而超性地,与道全真矣。故曰:有心皆可用,无用不成心。无心自无用,无用亦无心。今以无用用,便以无心心。无用用中藏大用,无心心处见天心。师傅是不是这样的啊,没想到啊,这门功法居然是如此的精深,真是太了不起了啊,对了,是不是还有一篇最后的入门心法啊。那你就快说吧,我都等不及了啊?”这个时候的赵公明是开始后悔了,这个时候的她才是体会到了做一个聪明徒弟师傅的悲哀,要知道自己才是讲了前面一段的,可是谁想到雷纯的悟性居然是如此之高的,就靠着前面的一些内容是就推测出来之后的一些法门的?

的确是如她所讲的,那时的入门法门是讲的差不多了,而且要知道这次讲课之后的赵公明要隔很久再进来的,因为剩下的时间他是要雷纯自己好好在这里是静悟的?随后的他是终于将最后的一段是说了出来“道家修炼,最重先天,而忌后天用事。此即是说:道家修炼,重末形而不重已形,重未然而不重已然;重无象之象,无相之相,无物之物,无体之体。修重逆修逆用,诀重返本还元;鼎重先天炉鼎,卦重画前一封。观重观喜怒哀乐未发前是何气象?重父母末生前是何面目?与乎观天地未分、鸿蒙末判时是何境界,同时,做工夫时之最上一乘诀法,天玄子谓:调息须调真息息(先天元息),炼神须炼不神神(先天元神);炼气须玄元气(先天元气,亦有重先天祖气者)。炼精须炼未然精(先天元精),炼性最重无性性(先天真性),心首在复天心(先天真心)。天玄子又谓:顺则为人逆则仙,返还最易到先天。能脱形骸力为道,不养圣胎亦是仙。盖一从事养圣胎,即属有为法,有为法为后天法;无为法力为先天法。在丹道派之先天道中,概以清静无为为主「以无修无为功,以无生无灭为道,以无证无得为得。复以其重先天,故易不失其赤子之心,易保其婴儿之态,易养其天趣,存其天机,而保其天真!一切与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无以异。无识无知,无忧无乐。且又无戒而自戒,无定而自定,无慧而自慧,无悟而自悟。本来如是,故尔如是;本自具有,不少欠缺;不加些子,当体即得;得无所得,一得永得。故曰:返还在垢复,抽添重坎离;能凿鸿蒙窍,使与道祖齐?”好好参悟吧,最后的赵公明在看到了雷纯在哪里是十分努力的记着自己刚才所说的那些话之后是欣慰的离开了那里的,毕竟他当年也是这么一步步的走来的?

由于那时的他是将道法入门心法是一股脑儿的都传给了雷纯了,所以他是放心的走出了乾坤袋的,要知道自己可是不能进入那里太久的?要知道现在的时间对他们来讲可是很宝贵的,所以那时的他在讲完之后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洪荒财神爷】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家法门〗地址https://m.888gp.org/1_171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