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多伦交易会(1/5)

二九年年初经过裁撤风波后,赵家兄弟二人除了埋头发展外,就是看戏。新的一年春耕即将开始,阳高尝到甜头,正积极准备着新一年的农业计划,前一年秋末,阳高对全县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整治,一来有钱,二来更重要的是北方春旱的后果已经显现,绥远、晋北不少难民难逃,沿途的各种消息让他们认定阳高是活命的唯一出路,纷纷涌入阳高。

薛儒不忍对这些人置之不理,开设了粥棚赈灾,随即涌入的灾民达到两万多人,如此一来,地方民众也有了反对声,灾民占用了县府大量资源,省府不管,阳高凭什么管?

在地方呼声和灾民渴求的眼光下,薛儒压力倍增。

“薛大哥,既然如此,不如换种方式,也让他们出些力。”

来回走了几步,薛儒道:“你的意思是以工代赈?”

“是啊,趁此机会再修水利,扩大农田,如果有人不想回去,也好就地安排。”

和马麟等人商议后,众人都觉得此事可行,灾民涌入后,一些问题也产生了,最要命的是如果短期之内灾民不离开,县府还不好赶,激起民变可不是事。

“南部山区水源还是有的,只是黄土漫漫,我想种树和开垦田地一起做,几年后,水土流失就会减少。”赵子赟指着地图出了自己的想法。

水土流失这个概念经过他多次提及,薛儒等人已经十分了解了,以往开荒从未想过这些,初次听到很是惊讶,如今众人已经接受。

“南部人烟相对稀少,远离县城也好控制,我觉得可行。”马麟头。

计划确定后,就是宣传,阳高已经有成功的一年,这就是最好的例子,灾民出些力气换条活路没什么不满的,人群开始有计划的向南迁移,县城附近一下子清净了不少,当地民众也不在纠结此事。

紧接着,水泥厂投产,职业学校已经开始招收第一批水泥班学生,护士班也开班,招收了四十多名不满十八岁的女子,一边学习一边参与新光华医院建设。

而在多伦,依然是牧业为主,新的皮革厂已经建成,孙名望向多伦各旗都发出了订单,这极大的带动了整个牧区牧民的积极性,几个旗总管都成了多伦县府的常客,一段时间不来,几人心里都不踏实,生怕错过什么好事,年初那木海扎布赶赴阳高,学习了赵子赟在山区搞的什么水窖,随即便在有合作的镶白旗地界率先弄了几十口,水这玩意就是牧民的命根子,贡楚克拉什几乎是无条件支持,还嫌那木海扎布弄少了,也不听那木海扎布要试试在推广的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第三极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89章 多伦交易会〗地址https://m.888gp.org/1_17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