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1983 (2)(4/15)

都不如,看着寻建祥等一干年轻有力的职工浑浑噩噩,好了,现在老天终于绽开一条天裂,吹进一阵属于八十年代的新风。他想到,他得抓紧这种可能一纵即逝的机会,透一透憋了近一年的闷气。

他在寝室几乎不眠不休,挑灯夜战,三天时间,就拿出一份报告,《关于一分厂一车间成立青年突击队的设想》。他在报告中写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金州的希望……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新青年,心往何处想,劲往何处使,这是一个需要个人深思,也需要党、团组织引导的问题,……提议于五四青年节来临之计,成立一分厂一车间青年突击队,在各级领导指引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抢进度,争优质,争取完成以下突击目标……”

宋运辉社论文件之类的看得多,对于这么一段官样文字的过门,他写起来轻车熟路,字能写得多快,成文也有多快。后面的目标安排,才是真枪实弹:总体目标有哪几项,目标如何分解,目标如何实现。他依然按照以前的办法,以表格形式画在绘图纸上,他很有将人员如何安排也写进去的冲动,可扼腕再扼腕,才将这冲动压抑住,留出备注一备注二这样的空格,留待领导决定。

他才是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新进,他唯有借团活动这种青年节目提出青年参与的工作目标,以配合工厂领导的方式顺势而为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再多的,他不敢多想,再多,他知道,那是侵犯领导的领地。比如人事安排这种大事,他在大学学生会就曾经吃过一次苦头,他逾越了,辅导员愤怒了。他吃一堑长一智。

报告完成后,宋运辉占了寝室两张桌子,将报告摊在桌上又思考修改了三天。看得寻建祥直嘀咕,这什么鸟人,拿的工资比他寻建祥还少,连助工都还不是,每天却忙得昏天黑地,谁承他的情了?累不累?到时还不是与其他大学生一起按部就班升级涨工资,不知他忙个什么,累不死的傻瓜,神经病。

但寻建祥还真是有点服这愣小子累不死闷不死的劲头,佩服这小子除了工作时间,一个人可以关在寝室对着一张绘图纸瞧上三天。可又很不明白为什么要将报告改了又改,改的又都只是些鸡毛蒜皮的文字。宋运辉说,这是语气问题,就跟见面说“他妈的”或说“你好”,说出来的效果将大大不同。寻建祥不信,拿起那份过门来看,看了以后嗤之以鼻,说一点新意都没有。宋运辉说你懂什么,这是给领导看的又不是给你看的,四平八稳才是第一。寻建祥说宋运辉脑子有病。

谋定而后动。宋运辉一点没犹豫地将装满报告的厚厚一只文件袋交给车间,选在车间书记和主任都在的时候,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他得逮住时机,迅速出击,类似当年大学时代,毫不犹豫交上入团申请和小学辅导员申请。

车间书记和主任都清楚,这个宋运辉别说是编制不在车间,即使在,他们也没权指挥,宋运辉的一举一动,都是水书记在上面遥控。因此他们当然是不会对宋运辉递上来的报告深思熟虑后拿个意见再给水书记,他们就看一下,熟悉一下,直接打包交给水书记自己去看去决定。不过他们看了之后心里都想,这个小年轻,野心不小。

水书记一点不含糊,还没打开资料袋就打电话给车间,让宋运辉自己上去解释。宋运辉正好夜班后睡觉,被车间后勤从被窝里揪出来塞进总厂办公楼自生自灭。宋运辉只够时间扒拉一下头发,就被推门出来的水书记秘书推进书记室。

水书记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是关心地问一句:“夜班?”

宋运辉点头,“没关系,脑子还能使。”见水书记抽出资料袋里的内容物,他接来将图纸铺开。

水书记道:“你别坐下,你给我简单介绍一下。”

宋运辉心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江东去】最新更新章节〖第一部 1983 (2)〗地址https://m.888gp.org/201_2010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