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1983 (5)(2/3)
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希望宋运辉认识错误,改过自新,以进步姿态投身党的怀抱。
其实,在场经历过那么多运动的人都清楚虞和宋是怎么回事,虞山卿借整党提出批评教育宋运辉又是怎么回事。两人一起进厂,在同一起跑线上,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目前看来宋虞各有千秋。但机会有限,有宋没虞,有虞没宋,虞在技术上不是宋的对手,这个时候不出手打压一把宋,争取跑到前面,还有什么机会?也正好岀他一张俊脸差点被寻建祥毁容的恶气。起码,虞山卿提出这个议题,大家就得认真对待,场面上得有个交待,给议题得出一个结论。
大家都没把这事太当回事,又不是宋运辉自己触犯法律去坐牢,不过是室友坐牢,宋运辉只要打个哈哈,说句工作忙碌,专心科技,因此没顾及室友的变化就行,什么责任都没有,不过是一场讨论,又不会记档。但大家都没想到,宋运辉这个实心眼的,竟然不肯敷衍塞责。宋运辉说,他对虞山卿的发言持保留意见,即使寻建祥等人被判刑被劳教,可依然是群众的一份子,根据我党团结群众的宗旨,作为一个预备党员,首先就得团结身边周围的群众,从一点一滴做起。寻建祥不错是被判刑,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非黑即白,因一次判刑就把寻建祥打入另类,打入只能教育改造而不能团结的人群,那样才是反而会把一个本来可以成为大好青年的人推得更远。宋运辉说,他不承认寻建祥有不可饶恕的错,因此与寻建祥交往也不能说是错误,是勾肩搭背,沆瀣一气,既然如此,他如何认识错误改过自新?宋运辉最后还强调一句,他对朋友两个字有清醒的认识,他永不做侮蔑朋友的事。
宋运辉当然也知道只要违心地敷衍一下就能过关,可是他不能,他敷衍,就是承认寻建祥是个坏人,他可以当着寻建祥的面指责寻建祥打架酗酒无恶不作,但他怎能在人后往已经服刑的寻建祥背后插上一刀?他无法违心,否则他如何对得起寻建祥闯祸那天放在他桌上的一饭一菜。
宋运辉的表态令众人很无奈,众人也只好拿这事当回事,认真讨论批评,总算是有了事做。
为此,水书记很是失望,很气愤宋运辉做人糊涂,没有原则,这么朴实的人与那些穿花衬衫穿包屁股大喇叭裤留大鬓角的小流氓称兄道弟。因此他在这问题上不发表意见,任大家一次次地对宋运辉批评教育。他想,这孩子太顺,无论如何都得让宋运辉吃吃苦头,知道人情世故。
一九八三年的冬天,对于宋运辉而言,特别的冷。
好在,他有师父支持他,一车间一起倒班过的人支持他,一车间所有认识寻建祥也认识宋运辉的人都支持他,他们的支持虽然无声,也可以说无用,可是温暖。
还有,一封来自美国的来信,彻底帮宋运辉驱散冬日的严寒。
信中,有两张梁思申的照片,一张是在学校拍的,穿着校服,一本正经;一张在不知什么晚会上拍的,梁思申侧面拉琴,穿一袭深蓝曳地长裙,高贵典雅犹如希腊雕塑。小姑娘倔强地长大了,长得他都不认识,不敢认。
梁思申还是用英语写信,在信中说,收到《红楼梦》了,非常非常地高兴,终于可以看到简体字的书了。外公外婆总是诽谤简体字没文化,坚持让她看繁体字,害得她邯郸学步,反而连简体字都忘记怎么写,只好都用英语。外公外婆作为利益持有者,一切都从自己喜好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别人只能仰他们鼻息。比如他们在家过着更舒适的西式生活,却保留着绝对权威的中式家长作风,比在国内的家庭还封建。但是舅舅们不敢分家出去过,怕分出去会少一份遗产,一大群人挤在大宅里跟演戏一样热闹。她如今已经申请住校,亲戚也巴不得她住校,学校里虽然严格,可好歹没那么假惺惺。父母家也一样,爷爷奶奶也是强有力者,也是两个大麻烦。这次中国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江东去】最新更新章节〖第一部 1983 (5)〗地址https://m.888gp.org/201_2010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