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991 (2)(2/15)
着人乘火车去上海提车了。小雷家刚刚存起来的一些钱当然给搜了个空,好在县里特批一些贷款,总算把购车款圆满解决。
台商来的时候,小雷家一深蓝一深咖两辆桑塔纳开去火车站迎接,接来齐唰唰四个台商,都是穿深色西装,打笔挺领带,雷东宝看看自己一伙儿人,一样的西装领带,怎么就不如人家的挺刮呢。不过,别看是台湾人,鼻子眼都差不多,最多他们皮肤白一些细腻一些。
车子顺省道开往小雷家,正好山上层层桃李花,车子里的台商都指指点点地说真是太美了。正明妻子普通话好,文化程度高,人长得靓,由她跟台商介绍说这是村里集体种的果树,有些什么品种,用养猪场的沼液沼渣培育。雷东宝当兵几年,普通话也能说,可他说话跟吵架似的,怕吓到说话细声细气的台商,不敢多说,就坐前面听着。但他此时吩咐司机把车子开慢点,让台商看个够。果然,台商在看到绿树环抱的进村公路,和整齐漂亮的村民房子后,纷纷说,不错,就跟世外桃园似的。
但是,等到带着赞赏表情的台商走出车子,站到空地上,立刻就有人耸耸鼻子,敏感地问:“什么气味?好像是塑料之类化学品的气味。”
雷东宝闻了闻,心说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如实回答:“电线厂的味道,闻着闻着就习惯了。以前才臭,沼气池没造好时候,进村就是猪粪臭,这天气早就有苍蝇了。”
几个台湾人议论了一下,跟雷东宝提出要到电线厂看看。经过河水墨黑的小桥,四个台湾人绕有兴致地跟着正明把登峰摸了个遍,最终找出臭气源头,又同时找到废水源头。四个人对着塑料原料包装袋上面的说明认真研究了好一会儿,又窃窃私语商量一阵子,有人开始摇头。
但四个人还是把小雷家准备划出来做合资厂的地块看了一下,又参观了养猪场,以及其他鱼虾大棚,还把预制品场和开工一半的电解铜厂参观了个透,没吃晚饭,由小雷家的车子送回市里宾馆。
当晚,陈平原亲自气急败坏地打来电话,说事情黄了。台商提出,小雷家村污染严重,不适合开办食品加工厂。
雷东宝不信,借口,这纯粹是借口,他要陈平原帮忙问个究竟。陈平原说不出个究竟,但反正台商坚决否决了。然后,几天之后,县里传来消息,台商选中一块被市里排在末位,几乎可称作是不毛之地的地方,不仅要办食品加工厂,还要办一个大型养殖场。
雷东宝真是彻底搞不懂了,怎么可能会是这种结局。大家兴头一场,却得到这么个结局,都是很没趣地聚在一起骂奸猾台商调戏人。可问题是人家还真是选中一块地要投资了,人家是真心要投资不是跟他们闹着玩的。究竟陈平原说的污染严重算是怎么回事。
雷东宝终于想到宋运辉几年前一个冬天,曾经就电线厂的污染问题差点跟他翻脸的事。他一定要搞清楚这件事,立刻打电话过去问。宋运辉没想到小雷家的引进外资工作居然会在污染问题上吃瘪,问清当天台商参观详情,挂了电话特意留出时间静静考虑,这才想明白,立刻打电话告诉雷东宝前因后果,告诉他污染问题出在哪儿,污染会对人身体造成何种影响,既然如此,一家做出口食品加工,要求极其严格的工厂是不敢冒险在这种污染环境下开建的。
雷东宝这才明白原因所在。看着台商说到做到,果真携巨资进入,迅速开工建设,而那些轰轰烈烈都与他小雷家无关,他心里不知道是后悔还是难过,总之沉闷了好几天。但小雷家这回为了台商的参观,却又背了几十万的债。好在,他也虱多不痒了。
只是,大好的机会,一个几乎是可以改变小雷家面貌的大好机会,一个可以令雷东宝恢复扬眉吐气日子的大好机会,就这么眼睁睁溜走了。这简直比机会没来敲过门都令人难受、难堪。
夜晚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江东去】最新更新章节〖第二部 1991 (2)〗地址https://m.888gp.org/201_2010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