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荣极:忆来何事最**,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29(2/3)
属下听闻陈九儒不要银票,只要现白银,所以这么一来,陈府如今的库房,怕是堆满了一箱箱银子呢。”
“哼,他倒是是个老狐狸,怕银票出了京师就牢靠了,所以就一门心思地都换成了现银握在手里,心里踏实,”成卓远嗤笑道,一边抿了口茶,对陈大愚道,“继续让人仔细盯着,不管是陈九儒其人,还是那库房里面的白银,都要不错眼珠地盯着,暂时不要打草惊蛇,但是陈九儒和那起子白银都出不得京,明白吗?”
“是,属下遵命!”陈大愚躬身道,“属下告退。”
陈大愚走后,成卓远喝完了一杯茶,然后拿起了桌案上的两封密信,对着窗子看了一会儿,然后先打开了慕容南风的那一封。
不过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是成卓远看了却和风细雨地笑了。
说不定,这慕容南风还真是一块宝呢。
也说不定,这一次,自己押对了宝呢。
“如海,即刻召工部侍郎和礼部侍郎进宫。”成卓远将信放下,对赵如海沉声道。
“是,老奴遵命。”赵如海忙得躬身退下了。
成卓远又瞄了一眼慕
容南风的信——
微臣资质尚浅,不敢另起新居,愿居外祖老宅。谢主隆恩。
如果没猜错的话,慕容南风的这一选择并没有事先告诉慕容肃,而是直接送到了自己的御书房。
这能说明什么呢?
这能说明慕容南风心中知道慕容肃必定会出面阻止此事,而明知道父亲会阻止,却还偏要一意孤行。
看来慕容王府的这一对父子,倒也未必真像看上去的一团和气。
说不定啊,慕容南风心里还憋着一团火呢。
应该还是一团可以毁天灭地、足足烧了十多年的滔天大火啊。
成卓远勾了勾唇,然后接着伸手去拆周瑾的信。
相比慕容南风,周瑾的信就长了许多,信中,周瑾分列陈列了三点,周瑾写信一向如此,从不多一句废话,且调理清晰,分析严谨,很想其人,这也是成卓远之所以肯信赖和重用周瑾的重要原因。
周瑾信中写道:
第一,沈同泽是可用之人,位居区区正四品委实亏才,且就多时观察,此人与慕容王府倒也并未私下结交,更不可能相熟已久,所以除了在匈奴长居十年之外,此人并无可疑之处,此次由此人护送匈奴长公主进京面圣,万岁爷正好可以趁机考察此人,若可信,正二品恰克图将军,此人担得起。
第二,匈奴长公主的嫁妆中,有一口冰棺,其中是高丽皇帝朴金祖之尸身,匈奴人对此次和亲的诚意,尤其可见,请万岁爷早做打算。
第三,慕容南风其人极有军事天赋,在军中也极有威望,且人品倒也不似在京师一般狂妄不羁,若是此人可信,日后可与固城王、霍晨一般掌边关重权,若是不可信,应趁早宣其回京,以免他在恰克图扎根,日后难除。
成卓远将信又看了一遍,然后才放下。
周瑾做事儿,素来最稳,也最是让他放心,这样的人,最适合放在身边,放在京师,周瑾对于成卓远来说,就像是秤砣一般的存在,所以这一次不得已将周瑾外放,成卓远心里多少是被动的,但却也别无他法,朝中无人,对于一个本就多疑的帝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周瑾迟早是要回京的,这一点不光成卓远知道,而且周瑾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才在信中向成卓远推举了两人,以做日后打算。
沈同泽和慕容南风。
都是让人听了就忍不住头疼的名字。
一个是曾经在单于大帐中度过十年的沈同泽,一个是慕容肃的嫡亲长子慕容南风。
成卓远抿了抿唇,深深地叹息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嫁再嫁,罪妃倾天下】最新更新章节〖349.荣极:忆来何事最**,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29〗地址https://m.888gp.org/202_20206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