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陈阿娇(1)(2/3)
后有得好日子叫你享呢!”
我懵懵懂懂,抬眼看我的外祖母。
皇外祖母老泪纵横。
“好孩子,你且记着外祖母的话,此生……”外祖母的声音哽的都接不上来了,她喘了喘,才说道:“此生……莫要嫁在帝王家呀!那太苦,太苦啦……”
我一愣,好似迎头被泼了兜盆的凉水。
连母亲都一怔。
我与彻儿的婚事,当年全出母亲戏言,但母亲要做的事情,从来不是说着玩儿的。彻儿孩提时代“金屋藏娇”的玩笑话,早被母亲和王娘娘筹划再三,由皇帝舅舅降旨赐婚。
我乃储君刘彻的未婚妻,大汉未来尊荣无双的皇后,朝野皆知。
天子无戏言。
但外祖母一句话却几乎驳了这个“共识”。
母亲面如死灰。她比我见识广博,或许我从未想过的危机与变故,她早已预料。
但外祖母哭的那样伤心。
我想她是爱皇帝舅舅的。
也爱彻儿。
但她却连夜召回了驻守外畿的梁王舅舅。
若是再要我回想那些大人们之间的纠葛,恐怕绕不开在宣室殿守长夜的那几晚。梁王舅舅回京了,太子刘彻却仍然没有回来。
景帝后元三年,陛下龙驭宾天。
我记得那一晚,宣室殿灯烛通明,宫女子仓促将满烛台的红烛全部换成白烛,蜡油兹兹有声,陪着满殿皇宗亲眷,流了整夜的眼泪。
宫妃在哭,皇后在哭,我的皇外祖母也在哽咽;我随母亲跪在黄幡外,一抬头,看见平阳一张脸,哭花了妆,她的肩膀抽搐的很厉害,那时我虽并不太懂事,也隐隐明白她的担忧,皇父崩殂,椒房殿势力微单,皇后王氏一族,根本就不是外祖母窦门的对手。眼下是,皇外祖母恋权,恐怕是不肯轻易舍位让与皇太子的。
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想的,那时,她并没有与我说过。若彻儿承天命得继大位,我便是皇后,母亲与堂邑侯府一脉的尊荣,自不必说;若梁王舅舅继大统,皇外祖母仍在位,大权独揽,亦是不会亏待我母亲。
似乎于我而言,怎样的选择都没有害处。
但对彻儿来说……若然后者得逞,他……必是生不如死。
宣室殿内外,只有嘤嘤的哭声,就像盛夏树上的蝉鸣,聒噪烦闷,却永不会停歇。黄幡里面,躺着皇帝舅舅,他是再也不会醒来啦,抛下大汉的江山,和垂垂老去的母亲,再也不会醒过来。
黄幡外,宫眷命妇跪了一地,几位公主并跪平阳一处,哭的妆不成妆,大汉司礼局教养出来的公主们,即便痛到深处,却仍持端庄,没有嚎啕,只默默落泪,然后,掏出细绢,糊乱了整张脸。
殿外凤阙阶前,满朝文武伏地,整肃的没有半丝声儿,一眼望去,竟像倒栖树上的老鸹,动也不动。老臣们只应眼泪默默滴下,一滴一滴,落湿了膝下青琉地……
大行皇帝停灵白虎殿。女眷宫妃们哭作一团。
我到现如今,仍然记得那一日的场景。
白幡转动,宫人出入有声,整个殿里,都是这些幡摇起的影影绰绰的暗影,跟鬼影子似的,瘆瘆的。幸而这是白天,满朝臣工都在,灵堂里挤满了人,梁王舅舅扶灵,竟替了储君的位置,我心里知道,那儿原本该是彻儿的位子。彻儿才当扶灵的!
梁王舅舅杵在那里,却没有人敢说不妥。
停灵第一日,皇外祖母心犹戚戚,眼红肿的像核桃似的。我与母亲一同哭,有时外祖母会命母亲将我带下,她总这样说:“馆陶,这样悲悲戚戚的光景,怎要让孩子和咱们一块儿熬着?叫阿娇吃点儿东西罢……”
母亲含泪应声拖我下去。
其实我不太愿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宫秋 落花逐水流】最新更新章节〖第43章 陈阿娇(1)〗地址https://m.888gp.org/202_2024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