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星云模式(1/2)
当初徐峻三人没什么特殊背景,创业之初也很难拉到投资,手头没那么多钱,去签下那些成名的大牌艺人。
所以他们一边四处寻找金主,一边将视线投向了那些或者“怀才不遇”、或者“壮志难酬”的年轻人身上,正式确立了星云经纪的定位——培养“明日之星”。
他们专门去各大艺术院校或者选秀节目里,搜罗一些心怀明星梦想,但却由于各种原因被拒之门外的年轻人,并且集中资源推出一套名为“点亮星空”的新人培养推广计划,开始流水线式的“制造”明日之星。
这个计划的背后,是一整套由严苛的新人培训体系、粉丝经济操盘手法,以及互联网整合营销体系等共同组成的商业模式。
按照过去的传统标准,天赋和自身的努力,将决定一个艺人的上限;而商业运作和包装,解决的是下限问题。但星云经纪第一个喊出,“定位精准的包装和完善的商业运作,完全可以突破上限”。
更让那些业内老人们看不懂的,星云经纪居然真的成功了……
三年多前,随着首期“点亮星空”计划的“产品”下线,星云正式开启了在娱乐圈狂飙突进的征程;接下来,快速成长的星云,又得到了一批大资金方的青睐,获得了大笔的注资,至此,星云的发展已经完全无法遏制……x酷)匠…网%唯一正版:,其他都是盗y版;a0》
虽然星云那一套在业内饱受诟病、以艺人的身体、尊严、人格为代价的造星机制,成功概率甚至比其他大公司按照常规进行的新人培训更加低下,但出爆款的概率却大大提升。依靠着星云同样独步演艺圈的对“粉丝经济”别出心裁的操作手法,星云的艺人一出道,都是选择跨界发展的,而且他们还总能在几条战线上都取得耀眼的成绩。
现在娱乐圈里影响力巨大、粉丝数量众多、被称之为四小天王、四小花旦的八位年轻艺人当中,星云一家就占了半壁江山,这都是“点亮星空”计划的“精品”。
在大家看来唱功平平、演技平平,除了一张帅脸,啥水平都一般般的魏芃林,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就取得了其他艺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成就。如果单论粉丝数量和舆论号召力,现在的他已经能把黄琛,或者夏子煜这个级别的准天王级艺人统统踩到脚下,即便比起竹君常旭青这一级别的老牌天皇巨星也不遑多让。
虽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不可理喻不合逻辑的事情,但现实就是,魏芃林所到之处,从来不会缺少粉丝们的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只要有他出演的影视作品,哪怕从头到尾板着一张僵尸脸,轻轻松松就是数亿的票房……
……
不过吃瓜群众从来是看表面的。
他们只看到,星云经纪确实独辟蹊径的走出了自己的路,所以他才赢得了如此众多的拥趸。
比如,星云的拥趸最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星云的“点亮星空”计划。说起来,培养新人的理念自然不错,所有公司其实都在做,为什么偏偏成功的是星云?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星云所谓的成功,靠的其实就是八个字——剑走偏锋,没有下限。
再好的经,搁到几个人渣嘴里,也会念的歪出天际。
所谓“点亮星空”计划,非但没啥先进的东西,反而传统的令人无语,它走的其实就是中国古时候培养“清倌人”的路子,本质没啥不同……
怀揣着明星梦想的新人,在加入星云之前,都会被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是否愿意为了成为明星放弃一切?”
进门第一天,新人们就会真正明白,这个问题当中的“放弃一切”,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那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宣示决心的口号,而真真切切就是这四个字表面上的意思。
星云对于新人的要求,是严格按照“摧毁人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娱乐圈生存指南】最新更新章节〖第112章 星云模式〗地址https://m.888gp.org/20_2016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