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双赢(1/3)

当龙一自己彻底放弃了通过舆论正名的行动之后,其他人依然在为之做着不懈的努力。

在国家交响乐团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何树青拿出了龙一的几份手稿,以证明龙一确实参与到了《梁祝》创作过程中。而且,他还从专业角度,不厌其烦的向记者们解释——一部交响曲,从最初的几个旋律片段,最终延伸拓展成为完整的作品,是真正的创造性工作,其中的难度究竟有多高。

甚至,他再次用他的专业声誉作保,以他的亲眼观察和与龙一多次合作交流的切身体会,龙一对于这部作品的贡献极大,绝非在周欣然后面加上一个名字那么的简单……

但是单单几份手稿,在这些自诩代表“公平正义”代表公众的记者看来,证据太单薄了。这东西如果需要,我们一下午就可以“制造”一纸篓!

至于您老的所谓专业解释,我们听不懂,也不想听,同样的,我们的读者也听不懂,他们只想知道一个答案。我们的责任,就是用他们能听懂的话,给他们一个他们能听懂的答案!

所以,除非龙一能够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否则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维护公众对“真相”的知情权,是我们的天职!

至于说这个“更有力的证据”应该是什么?

记者大人会翻着白眼告诉你,我们又不是搞音乐的,我们怎么知道?

“您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只是这次装睡的人多了点。而且,记者一旦开始耍流氓,神仙都降不住!”

龙一苦笑着安慰险些被气出毛病的何老头,“不需要解释了,枉费口舌。反正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我,《梁祝》还是《梁祝》!”

也许唯一一家愿意帮龙一说点好话的,可能就是微讯了。

但微讯毕竟只是一家网络媒体,独家采编权很有限,更多的新闻来源,还是转载和推送从其他传统媒体那里抓取的新闻。受众虽然广泛,可是不管从权威程度和公信力方面衡量,都远远无法动摇传统媒体的舆论话语权。

当大多数传统媒体,都一边倒的踩龙一的时候,“视而不见”就是微讯所能做到的极限。至于说颠覆新闻霸权?好吧,那就是个玩笑!

也许是早有心理准备,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龙一毫不在意。

“沉默是金”,现在就是他面对外界打压时候的处事准则。反正自己现在连校门都很少出,就算出门也是坐着地铁直奔音乐学院的别墅,外边的风风雨雨与我何干?

还别说,龙一抱着脑袋不闻不问的态度,还真的起到了点作用——媒体是需要一个敌人的。可是当“敌人”始终高挂免战不应战,时间长了,记者自己也会觉得无趣的。v最新》章q节m…上+0

更何况,没人比他们更懂得“过犹不及”的含义。公众也都不是傻子,也会出现心理反弹,已经没那么好骗了。你们一大群人逮着一个小孩子,一天到晚的用车轱辘话骂来骂去,又拿不出更多的实锤证据,别人都不吭声了,你们这儿还不依不饶的,那性质就变成欺负人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龙一自己“妥协”了——当燕京大剧院和龙一联系,准备将《梁祝》的创作者悬挂在照片墙上的时候,龙一选择只悬挂母亲的肖像,他自己则主动放弃了这项殊荣。

在媒体们看来,他们终于“赢了”!

他们成功的阻止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熊孩子,意图进入这个音乐圣地“撒野”的妄念;龙一也觉得自己赢了,自己成功的让妈妈的肖像,和那些已然不朽的大师们站在一起,供后人敬仰,这就够了!

这也算“双赢”不是?

……

燕大某食堂。

“你故意的?”

龙一端着饭盆,目不斜视的穿过一张由无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娱乐圈生存指南】最新更新章节〖第143章 双赢〗地址https://m.888gp.org/20_2016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