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平常心(1/2)

十日后,上京。

梅萧仁骑马入城,身后跟着几个身着常服的侍卫,听说夏国在边境屯兵十万,要与大宁开战。顾楚钰五日前就为此事先行启程回京,欲与大臣们商议该如何应对,走之前留下几个侍卫护送她回来。

梅萧仁在新阳多留了几日,既是在等官府追击流火帮的消息,也是在等着他们寻找清莺,结果什么都没有等到。

她在千山湖边为清莺立了一座空坟,然后带着悲,带着仇,踏上归程。

上京繁华依旧,梅萧仁骑马从市集中走过,看见的是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的场面。打仗非百姓所愿,也非身居庙堂者所愿,但夏国这次太过嚣张。

梅萧仁回到城南的宅邸,侍卫们才告退离去。

叶知此时还在衙门当值,叶大娘也没回来,家里只有各司其职的下人们,显得有些冷清。

梅萧仁在院子里坐下,抬头仰望,见树枝上已抽出了新芽。

“大人。”

她闻声看去,叶知身着官服出现在门前。

见她平安,叶知笑着迎进来,“听说大人失踪,我一直在担心,万幸的是大人终于平安归来。”

梅萧仁微微一笑,“这次多亏了丞相大人。”

叶知闻言,脸上的笑淡了几许,沉下眼道:“是啊,大家都听说了,顾相为了找寻大人,费了不少力气,例如封锁城门非同小可,而顾相一封就是七座城池,可见顾相有多看重大人。”

“老叶,你不问问我与相爷之间究竟有什么交情?”

叶知走到石桌旁坐下,嘴角仍挂着笑,轻言道:“大人与楚公子之间的交情,我知道的。”又略微皱眉,一筹莫展,“只是国公大人……国公大人那里我不知该怎么解释。”

“我会去与国公大人说,我与相爷之间的过往不关你的事,希望他对你不要有误会,别因我而对你生出嫌隙。”

“大人放心,国公大人是个明白人,大人没有做对不起魏国公府和裕王殿下的事,国公大人只是对大人的隐瞒难以释怀而已,不会有什么不该有误会。”叶知又言,“而且国公大人这几日正着急,应当无暇多想。”

“着急?”梅萧仁不解。

“裕王殿下先前带着禁军离京与顾相一起找大人,而顾相早已回京,如今大人也回来了,可是裕王殿下至今未归,禁军也不知殿下去了哪儿。”

“江叡……”梅萧仁回忆起那日在湖上

,她看见过江叡,然后就没见过他的踪影,她以为他早就回来了。

“国公大人让我问大人,知道殿下去哪儿了吗?”

梅萧仁摇了摇头。

初春时节,处处新绿。

新阳府郊外,一匹马从陌上走过,骑在马上的人正拿着酒壶往喉咙里灌酒。

阿庆背着行李走在马旁,皱眉劝道:“公子,你已连喝了好几日,能不能少喝点?”

“她说我不会为她着想,这次我就为她想,她想和顾楚钰待在一起,我就……我就出来看我的山山水水……”江叡微醺,骑在马上摇摇晃晃。

“公子,你这是怎么了?丞相大人好男色,公子你不会也……”

“啪”的一声,江叡猛地砸了酒壶,忿忿:“我喜欢她怎么了?就许顾楚钰那样,我就不行?”

阿庆苦着脸,“公子,您这话可千万别让陛下和国公大人听见,不然……不然顾相得更高兴。”

“气他们又怎样,他们不就觉得我生来就是气他们的吗?”江叡望着前路,叹了口气,“这次咱们就好好在外面玩玩儿,不回去了,天塌了我也不回去!”

又是几日过去,梅萧仁在回来那日去过魏国公府,如她所料的一样

,她吃了闭门羹。

魏国公见不见是魏国公的事,她来不来是她的诚意,她人来过,便问心无愧。

梅萧仁在家休养两日后重临上京府署,她手底下所有的官吏都在向她道贺,说她追回逃犯不仅是给上京府署长了脸,还给她自己立了一个大功。

至于夏国屯兵的事,如今朝堂上的两派在此事上分立得尤为明显。

以魏国公为首的大臣们打着顺应民意的旗号主和,提议派使臣前去与夏国说和,化干戈为玉帛。

以相府为首的大臣们则主战,因为顾楚钰从来不知“忍”和“让”字怎么写。

但打仗并非小事,大宁已太平数年,现在说打就打,好似要搅浑一汪止水,天宏帝难免会抱着玉玺犹豫不决。

两派各执一词,为此事争执不下,天宏帝决定明日在皇宫大殿设宴,表面上是要表赞破了劫狱案的上京府署,实则是想让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别互相在背后施压,让此事悬而不决。

傍晚的时候,行云亲自领着马车来城南接梅萧仁,说他家主子请她去丞相府。

梅萧仁到了相府,遇上一群刚从正厅里议完事出来的大人们,这些从前不怎么待见她的

大人们都在对她拱手道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奸臣当道,县令好气哦】最新更新章节〖第二三三章 平常心〗地址https://m.888gp.org/214_21473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