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奋勇号带来的技术革新(3/4)
木壳,其龙骨胁骨骨架用了铁制,再钉上木板,这样不依赖很长的巨大树木也能把船造得很大。
“勇士”号还是风帆动力为主,蒸汽动力效率很低,载煤也不够多,仅靠蒸汽动力续航力不足。
海面有风时靠风帆航行,就吊起螺旋桨减小水下阻力,需要蒸汽时再把螺旋桨吊下去装上。
这一上一下拆装螺旋桨的操作,得耗费600名水手人力。
英国“勇士”号在传统风帆木舰基础上,在水线贴了一层长65米,高1.8米,厚毫米的水线装甲“腰带”,上下两层炮房,每层整齐一排侧舷炮。
这种布局的铁甲舰,也被称为舷侧炮门铁甲舰,是 19世纪中叶海军强国的主流战舰。
这种战舰干舷高,排水量大,加装了水线装甲以后更扛揍,是世界海军强国英法等国的主流战舰,一时间蔚为风行。
凭心而论
英法等国大吨位的舷侧炮门铁甲舰火力旺盛,防御力强,其战斗力远非大唐王国的豆丁蒸汽巡逻舰可比,双方压根不在一个层次上。
“奋勇”级蒸汽铁甲巡逻舰就是名字好听,其实没有装甲,那就是薄铁板建造的巡逻舰,对付海盗船还可以,对付大吨位战舰就力有不逮了。
这型舰的定位就是沿海巡逻,打击海盗与缉私,护渔等日常任务,偶尔对付一下中美洲小国,也就足够了。
指望它与海军强国几千吨的大舰对抗,那纯属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唐王国海军已经聘请英国着名舰船设计师欧文-杰思罗布爵士为总设计师,在汲取“奋勇”级蒸汽铁甲巡逻舰设计成功的基础上,探索下一步千吨级蒸汽铁甲护卫舰的设计理念。
在“奋勇”蒸汽铁甲巡逻舰,“勇士”舷侧炮门铁甲舰出现的同时,世界各国海军五花八门的铁甲舰设计纷纷出现,奇葩舰型脑洞大开,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美国南方的半潜铁甲舰“弗吉尼亚”号的布局就是如此,该舰划时代的完全取消了风帆,纯靠蒸汽航行,航速十分缓慢,只有5节。
其露出水面部分全部铺设铁甲,但是铁甲高度很低,这使得“弗吉尼亚”号船干舷十分低矮,经常被海浪上浪没过,远洋航行能力极差。
美国北方的“班长”号就更加极端了,整个船体几乎全部没入水下,就留一个铁脑袋在水上,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小铁甲重量。
这种设计的缺点也很明显;
“班长”号几乎就是条半潜船,整体造型与潜艇差不多,适航性极差,干舷几乎为零,储备浮力极低,稍微进点水可能就沉了。
在这个时代铁甲很重,没法安装太多。
要么干舷很低,容易上浪,但这样可以减小铁甲覆盖面而减轻装甲重量,且可以降低重心保证稳性,美国是这种船型的代表性实践者。
要么干舷高,不容易上浪,适合远洋,但是只能覆盖一层铁甲“腰带”保护水线,上身没法保护全身,只能重点保护水线部分不被洞穿。
世界海洋霸主英、法等国,采用的就是这一类设计,大唐王国紧随其后,在英法等国的设计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走出了一条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道路。
这期间
李察实在没忍住,从系统商店中兑换出哈维钢的配方,作为通用重工业控股公司旗下桃源特种钢铁冶炼厂的拳头产品,很快以其优良的性能行销全世界。
英国,法国,普鲁士,撒丁王国建造新型装甲舰艇,都少不了从大唐王国购买哈维钢,这促使桃源特种钢铁冶炼厂迅速成长为世界钢铁业着名企业,带来滚滚财源。
在原来历史上
1892年,由美国人哈维发明了哈维钢(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狂野北美1846】最新更新章节〖第211章奋勇号带来的技术革新〗地址https://m.888gp.org/247_24710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