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方修的规划(2/5)
对武明空而言,这足以填补她的内心。>
另一边。>
从皇宫里走出来的方修,还不知道小女帝又脑补了一堆有的没的。>
这段时间,修路的事宜已经步入正规。>
需要的银子都已经凑齐,接下来就是生产水泥,招募工人,铺设道路。>
想要将水泥路修遍整个大乾,需要几年的时间,不急在一时。>
因而,修路的事情结束后,方修又有了新的目标——开设银行,发行纸币。>
等打下周国后,乾国就有了大批的良田,配合上各种作物的种子,短时间内应当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之后再攒一波情绪值,兑换杂交水稻的种子,再想办法弄出来化肥,粮食就更不成问题。>
粮食解决后,就该想着解放生产力了。>
发展工业与商业,将会是大乾之后的重点。>
创建银行,提供储蓄服务以及贷款服务,就是方修发展工商业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就是发行纸币。>
读过中学历史,都知道发行纸币意义重大。>
别的不说,当初开琉璃大会的时候,交易的最大阻碍,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等价交换物。>
在诸国全都流通的等价交换物只有一种——银子。>
无论是到哪个国家,银子都是最硬的货币。>
问题是,银子携带并不方便,交易更不方便。>
商铺里购买商品倒还好,每一家商铺都有专门的剪刀,专门的银秤。>
秤完以后,用剪刀将银子剪开,留下应付的一部分,剩余的返还。>
离开了商铺,用现银交易就变得十分麻烦。>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就是,一锭完整的银子,用着用着就会变成碎银,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银屑。>
民间有的时候会将碎银和银屑重新熔炼成银锭,这个过程必定会有损耗,若是改用纸币交易,这部分的损耗就可以减少。>
其实。>
各国如今已经有了纸币的雏形,就是银票。>
但无论是乾国,还是燕国,吴国,周国,银票都并非是官方的货币。>
只是一些富商,为了便于交易,以自身的信誉为担保,捣鼓出的玩意。>
不同的商铺,发行的银票不同,兑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富商都会恪守信用,只要是画押过的银票,随时都能兑换成银子。>
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总归会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家伙,恶意欺诈,在滥发银票之后闭门不出,携款逃跑。>
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银票”无法兑现。>
这个时候,手里的银票就成了一张废纸,只能自认倒霉。>
方修发行纸币,是用大乾朝廷的信誉作为担保,短时间内流通开来,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怎么让纸币长久的存在下去,而不是像大明宝钞一样,没几十年就沦为废纸。>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段时间,方修也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知道大明宝钞的购买力之所以下降的如此之快,主要是四个原因。>
一是不控制发行量,无限制滥发。>
二是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发行纸币的制度。>
三是大明宝钞只是依赖朝廷的信用为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最新更新章节〖第195章 方修的规划〗地址https://m.888gp.org/248_24892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