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灭齐 6(3/4)

于爆炸的人,并不算太多,而死于因为爆炸所带来的各种效果的人,才是伤亡更惨重的。

而经过之后的战场检验,跟张嘉师的测试数据并没有太多的差距的情况下,张嘉师很清楚,哪怕是他已经将这种方式进一步运用起来,但是受限于装药威力,他的火药武器还是无法做到让他满意的地步。

但是张嘉师很清楚,这也是黑火药的一种通病所在。

因为黑火药的发展历史相当长远,而受限于黑火药自身的威力限制,在几百年的时间当中,黑火药武器实际上在威力方面,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在青玉灵书当中的相应描述,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到了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后利用火药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

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烧性能。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度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火药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原来体积很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这就是火药的爆炸性能。利用火药烧和爆炸的性能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火器。北宋时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烧爆炸的原理制造的。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的火器。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向“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金与北宋的战争使火炮进一步得到改进,震天雷是一种铁火器,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元军攻打金的南京(今河南开封)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南宋时出现了管状火器,公元11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火枪是由长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公元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

这两段内容,明了火药威力,同样也在某个意义上局限了火药武器的发展。

张嘉师在知道了这种爆破弩的实战效果,事实上并没有跟在这次作战之前他所得知的作战效果有太大差别之后,张嘉师并没有放弃黑火药武器的使用方式研究,而是下定决心,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开发出火药武器的种类,然后才在有机会发展火药种类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质量的飞跃性提升。

………………………………………………分割线…………………………………………

事实上,这种火药弩对于西齐军的影响,更多是心理方面的,因为这种如同惊雷般发出巨响的武器,让很多西齐军官兵不禁心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定秦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七章 灭齐 6〗地址https://m.888gp.org/24_2477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