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勋贵的反击(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对于崇祯来说,现在当务之急还真不是和荷兰人干架。    荷兰人迟早要被自己摁在地上摩擦的,七海之上迟早会飘扬大明的旗帜的。    但那是后事。    郑芝龙在今年被招安,如此重要的历史人物,总得亲自见一见的。    给郑芝龙点东西,让他自己先去和荷兰人干架好了。    领了勋贵爵位的郑芝龙,喜滋滋离开京师,一路南下。    九月初十,早朝。    崇祯道:“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左副都御史杨所修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兵部右侍郎李邦华!”    “何事?”    “弹劾之事有二:一、李侍郎纵容家奴当街殴打百姓,以权压民;二、蓟镇调兵厌恶,以陛下去年所言加固蓟镇防御,增兵两万,然现在抵达蓟镇新增兵力不足三千,此关乎边境安危,乃严重失职!”    崇祯心头一跳,目光瞬间变得锋利起来,脸上的表情却是保持不变。    杨所修弹劾李邦华?    以纵容家奴殴打百姓之事弹劾李邦华?以调兵不利弹劾李邦华?    让朕来想想,这官员家的管家什么的,在北京城都可以横着走,平日里怎么也会出几个狐假虎威的欺压平头百姓。    李邦华是兵部侍郎(副部长,副国级),若这事在天启朝,督察院断然不会拿出来说事。    靠家里的管家欺负百姓这事就像弹劾侍郎?督察院的人脑子除非有坑。    但在崇祯这里就不同了,督察院知道崇祯非常在乎百姓的死活。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所以知道这件事在崇祯这里绝对是大事。    一瞬间,崇祯脑子里转过无数个念头,心中大致有了猜想,却不立刻下评断,而是道:“李爱卿。”    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出列道:“陛下,家奴行恶,是臣管教无妨,请陛下恕罪。”    崇祯问道:“蓟镇之事呢?”    蓟镇之事关乎明年的己巳之变,此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而且袁崇焕也奏疏几次,蓟镇之外的朵颜卫今年上半年与皇太极有不清不楚的关系,那边的防御极其不稳定。    事实上,在正统的历史上,袁崇焕也奏疏好几次蓟镇要加强防御,只是崇祯朝大臣都没有在意,导致了后面的己巳之变。    虽然穿越者崇祯亲自带兵去解了喀喇沁部危局,但谁能保证皇太极现在没有私下找固鲁思齐布?    崇祯绝不相信固鲁思齐布已经彻底臣服于大明,仇恨只是一时的,甚至固鲁思齐布对皇太极都没有什么仇恨。    为什么这么说?    束不的的死,受益者最大的就是固鲁思齐布!    既然如此,固鲁思齐布为何还要与皇太极死拼呢?    当然是要给喀喇沁部所有人交代,首领被杀了,其他族人都是有怒火的。    可事后,固鲁思齐布完全可以慢慢各个击破。    总之,朵颜卫早有异心,也不是这几年的事了。    崇祯带兵解固鲁思齐布的麻烦,并且准备联姻,这些都只能降低喀喇沁部叛变的概率,蓟镇的防御是绝对要加强的。    不能因为蒙古右翼现在尊崇祯为天可汗,倾向明朝,蓟镇的防御就不增加了。    己巳之变是一定要被抹杀的,因为他对大明的打击太大了。,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己巳之变之前,大明是有救的,己巳之变后,大明已经没救了,此后的十几年都只是在混阳寿而已。    回到朝堂的纷争,杨所修今天一下子抛出了一个小炸弹,他知道老百姓的事一定会牵扯到崇祯敏感的神经。    然后紧接着抛出了一个大炸弹:蓟镇防御。    因为蓟镇的防御疏忽,去年皇帝把工部尚书薛凤翔罢官了。    尚书都滚蛋了,侍郎算什么!    这蓟镇的工事防御是工部在负责,但兵力军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113章 勋贵的反击〗地址https://m.888gp.org/255_25505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