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不杀光他们,难以正国法(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乾清宫,卯时。    殿外的风雪未停,殿内香炉冒着缕缕青烟,烛光将大堂点亮。    本该是早朝的时间,众大臣却全都噤若寒蝉。    崇祯走下台阶,一脚将一边的香炉踹翻在地上,手提着天子剑,将旁边的烛台砍翻。    “岂有此理!朕不杀光他们难以正国法!”皇帝愤怒的声音响彻在乾清宫。    “边关将士没有死在建奴手中,却死在自己人刀下!”    兵部尚书阎鸣泰匍匐在下面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那忠烈祠中还有多少英灵是被自己人所杀的!”少年天子用剑指着乾清宫外,群臣在下面跪着,把头埋起来,一动不敢动。    张凡看着面前畏畏缩缩的大臣,愤怒之余心中亦有长叹。    他已经穿越过来整整两年。    这两年他一天都没有停下来过。    缺钱就抄家,先灭八大蝗商九族,再操练新军,发起勋贵案,将北京城一半腐烂的勋贵杀光!    连那些个宗室亲王,都被他砍了好几个!    两年时间,他如瀑布一样砸钱下去,锤炼出八万精锐之师。    御林卫在辽东之战正面击溃多尔衮的三万联军,举国震惊,皇帝亲军军威一时举世无双!    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不同,他一言不合就抄家灭族,他愿意给钱,所有边军的军饷全部给到位!    为了不让自己在十几年之后去歪脖树子上吊死。    为了不让十几年之后建奴入关,华夏山河倾塌,剃发易服。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屠!江阴三日屠!    他什么事干不出来?    可这大明朝的朝堂,却是烂得流脓。    不仅仅文官嘴炮横行,贪污受贿家常便饭,连边境军官也毫无下限。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就说近日发生的事情,宣府军官为了私吞下面人的犒赏,在从山海关返回宣府的途中,竟将下面百余人全部秘密杀害,将战功转移,又对兵部谎报战死,请求抚恤。    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一路最追杀到北京城,告状到了皇帝这里。    而兵部呢?    兵部侍郎的老婆擅用职权,勾结八大蝗商,联合顺天府府尹,私自卖粮食给皇太极!    大明朝是怎么亡的?    是亡于暴走的李小哥?    是亡于建奴?    不!    是亡于自己!    贪污横行, 不堪!    所有人都在捞钱,吸大明的血,剐百姓的肉。    “去把卢象升给朕叫来!去!”皇帝对王承恩道,“还有黄得功!”    王承恩连忙飞快跑出去。    这事就得让监察院介入进来,监察院已经成立了一年半的时间,宪兵司就是专门威慑军队用的。    本来监察院一直只是在统管京卫军的军纪,但现在是该整顿边军了,将边军军政纳入进来,做统一改制,已经迫在眉睫。    外面寒风瑟瑟,飘着小雪,乾清宫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皇帝此言一出,一边的兵部尚书阎鸣泰神色陡变,他知道皇帝要调用军队了,连忙道:“陛下,万万不可,若是直接调用京卫军北上,可能会引起边军反抗,致使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得也有道理,张家口是京师北部重镇。    大明朝一共有九大边境重镇,俗称九边。    而九边之中,以宣府重镇为首。    为何?    因为张家口在宣府。    张家口是北京西北部重要的门户,也是最大规模的城镇,它连接蒙古草原和关内,离京师又非常近。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从隆庆五年开始,陆陆续续崛起的边贸,在那里形成了大规模的互市。    蒙古人和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西方商人们在那里交易丝绸、茶叶、白糖、陶瓷,还有皮革、药材、粮食等等。    张凡穿越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山西八大蝗商抄家灭族,那八大蝗商生财之地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351章 不杀光他们,难以正国法〗地址https://m.888gp.org/255_25505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