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古墓手表,夫妻同棺(3/4)
们不在意那些“魑魅魍魉”的传说,就算知道了,那些传说反而更会激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从而会成为一种宣传的噱头……
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该项目很快就走完了审批程序!在开工之前,承建该项目的开商,还煞有介事的从外地请来了一个据说是久负威名的“道士团”,为沉睡在西沙埠的那些“陈年冤魂”们做了一整天的“安魂法事”!
西沙埠,虽然只是一处“乱葬岗”,但好歹那也是“古墓群”啊!故此,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滨城市政府为“西沙埠工程项目组”,派来了一支由滨城市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他们干吗来了?考古!随时准备对那些掘出土的“古墓”和“有考古价值的随葬品”进行鉴别和保护!
随葬品?这不是扯嘛!能葬在“乱葬岗”的都是些什么人?那都是穷人!穷得都掉疙巴儿的穷人!他们连块棺材板子都买不起,哪儿来的“随葬品”?!
古墓?那就更是瞎扯了!滨城的“开埠通商”,是从清朝后期才开始的,在此之前的滨城只不过就是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也就是说,就算在西沙埠能掘到“古墓”,那它最早的年代也就是清朝中期!而且墓葬的最高规格和等级……这么说吧,那墓葬主人的最高行政级别,顶多也就是“村长”或者“大队书记”什么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个什么所谓的“特别工作组”,只不过就是一伙儿“白吃饭”的闲差,根本没什么作用。可是没办法,政府有规定啊!不过您也别那么说,随着工程开工,这个“特别工作组”的人,还真没闲着,他们干吗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
建筑施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实地测量和平整场地,为下一步的施工做规划和准备!从正式开工的第二天开始,那些参与施工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就从地里挖出了成片、成堆的白骨!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这些白骨将如何处理呢?政府早有打算:统一清理、统一堆放、统一保管,然后统一择地掩埋!让这些“老人家”重新入土为安!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谁来做这些清理、堆放和保管的工作呢?哈哈……那个“特别工作组”的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也真委屈了那些博物馆和文化馆的“科研工作者”了,他们每天戴着口罩、拿着口袋和工具,跟在那些挖掘机和推土机的后面,尽职尽责的吃着尘土、干着“拾荒者”的营生,最后还要从事“殡葬业”的善后工作!
平整施工现场的工作很顺利的进行了十五天,可就在昨天下午,工地上出事儿了:一台推土机在清理一片洼地的时候,在距离地面大概只有半米的位置,竟然掘出了一大块棺材板!
“乱葬岗”里竟然现了棺材板?稀奇事儿!相比较那成片、成堆的散落白骨,这棺材里的人那就是一个“土豪”啊!工地上沸腾了,“特别工作组”的人也很兴奋的闻讯赶来……
可是当看清了墓穴里的情况,在场所有的人都傻眼了,就连那几个有过考古经验的博物馆人员,也杵在那里呆若木鸡:他们还从没见过如此怪异的墓葬“布局”!而诸如他们眼前所见的这种“殡葬习俗”,他们在之前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怎么了?别提了!在那座几乎烂成朽木的棺材里,竟然躺着两具尸体:
其中,躺在棺材“主位”的那具尸体,很明显曾被用一床很厚的被子包裹;由于年代久远,“裹尸”的那床被子已经**成了絮状;从絮状的空洞中,依稀可见墓主人的森森白骨;而另一具已经烂成白骨的尸体,则是呈“侧卧”的姿态,“安睡”在“主位”尸体的一侧……
围观的施工人员里有人揣测: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马上推翻了这种说法:不可能!有经验的考古人员,只需要对白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刑警异闻录】最新更新章节〖第687章 古墓手表,夫妻同棺〗地址https://m.888gp.org/25_2541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