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杨国忠举荐(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求保底月票)     “本宫的意思是,河南大都督府大都督,由颜真卿任。荐拔封常清为陇朔大都督府大都督兼兵马转运使,节制全国兵马大都督府大都督由本宫兼任,副大都督由子瞻兼任。”     李亨笑了笑,“三位可有不同意见?”     这本来就是早就定好的事情,杨国忠和陈希烈怎么可能有意见。是故,纷纷点头同意。     李亨正要拍板,突听张瑄朗声道,“殿下,臣以为不妥。”     李亨皱了皱眉,心道你有什么意见,这还是之前你跟本宫定下的人选,怎么临了反倒是你站出来反对来了。     但心里这样想,李亨表面上却笑吟吟地道,“哪里不妥,子瞻但讲无妨。”     “殿下,颜真卿任河南大都督没有问题。只是封常清军中威望资历略逊,若是骤然荐拔到大都督职位上,臣担心陇朔军中怕有不服。不若这样,先任命封常清为副大都督兼陇朔兵马转运使,至于这陇朔大都督一职,可由杨相或者陈相遥领。”     张瑄笑了笑,望着陈希烈和杨国忠。     杨国忠嘴角暗暗一撇,笑道,“国忠已经遥领渤海大都督,不宜再兼军职,陈相乃是文臣之首,料理国事精力有所不逮,这陇朔大都督——某家看,不若让子瞻兼了。”     陈希烈深深凝望着张瑄,稍稍犹豫了一下,也笑着附和道,“然。殿下,老臣年迈,乃是文臣,在殿***边协助国务尚可,要兼任藩镇军职,确实能力不逮。大将军文韬武略皆是人中之杰,兼之年富力强……”     李亨沉吟了起来。     张瑄则默然不语,却是在抬头的瞬间与杨国忠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杨国忠和陈希烈都推荐上了张瑄,李亨心里并不乐意,因为张瑄已经掌握京畿军权,若是再遥领陇朔大都督,日后要是……恐怕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     不知曾几何时,李亨的心态已经悄然变了。他开始下意识地考虑张瑄今后的“野心”和“威胁”了,这意味着他的皇权意识正在逐步确立起来,也意味着两人纯粹的君臣关系也因为种种外力因素的影响渗透,开始发生本质的变化。     但当着张瑄的面,李亨却不好说什么,只得勉强笑着,“子瞻任职京畿,又是京兆府尹,若是再兼陇朔,这精力上能否照顾得过来?”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杨国忠马上跟上道,“殿下,子瞻年富力强颇有谋略,吐蕃犯边,朝廷上下无人可用。不若让子瞻去陇朔呆上三两载,一为历练,二为震慑抵抗吐蕃。至于这京畿防务,臣以为,可调任龙武大将军杨涟接替。”     杨国忠此话一出口,李亨呆了一下。     他当然明白,杨国忠这是想要将张瑄排挤出京城去,想要将京畿防务交在杨家一系的人手里。而对于李亨来说,他此刻即对张瑄起了一丝忌惮防备之心,但却又还要想依仗张瑄来制衡杨国忠。     一旦张瑄离开长安外放藩镇,这长安城里何人能制衡杨国忠?     这杨涟也是杨家的人,如果杨涟接替张瑄——朝政大权由杨国忠掌握,军务大权由杨涟掌控,自己这个监国太子岂不是就成了杨家案板上的肉?     李亨沉吟良久,扫了张瑄一眼。     他见张瑄神色从容沉静,心头突然一紧——难道,张瑄也一门心思想要外放藩镇?他何以如此?     想到这里,李亨定了定神道,“事关重大,本宫不敢擅自做主,待本宫去与父皇禀报之后,再做决定。”     ……     ……     杨国忠和张瑄并肩走出东宫。     杨国忠左右四顾无人嘿嘿轻笑,压低声音道,“子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攻略唐朝绝色】最新更新章节〖第175章杨国忠举荐〗地址https://m.888gp.org/261_26109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