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万里行(上)(1/4)
手机里孙海宁的声音断断续续,显示那边的信号并不太好,却能听出教授的心情不错:“小李,我在日喀则,你猜我吃到什么了?”
孙海宁教授一直在做陶然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前段时间他改变方向,打算寻找合适的天然水体,想看看“云梦鱼苗”在野外放养的条件下,能不能保持本身的优良性状,不发生退化。
在千岛湖、浙西山区搞的几个实验基地,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主要原因在于水体的污染比较严重,哪怕是山上的山泉水,看起来比较干净,也达不到需要的严苛要求。
西藏日喀则是申城市对口扶贫地区,申城市不久前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前去考察,孙海宁也是成员之一。
李彦这会儿正在水空间忙活,他对西藏的了解不多,看到宁小雪距离自个儿比较远,就笑着开了个玩笑:“这么神秘,是不是牦牛鞭?”
“小家伙!”孙海宁笑着骂了李永一句:“行了,我记下了,回去的时候一定给你带两只牦牛鞭回去,作为你结婚的彩礼。”
李永如今已经跟孙海宁混得比较熟,说话没有什么禁忌,没想到高学历的文化人说话也很直接,连忙告饶:“偶不需要那个东西,到底吃了什么,孙教授你就直说。”
—一—本—读—小说 {y}{b}{d}{u}.
手机里响起孙教授爽朗的笑声:“鱼,我在这边吃鱼了。”
李永就挺纳闷,吃鱼有什么好说的,他可是天天要吃鱼:“孙教授,你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吃到鱼,给憋坏了?”
“小家伙不要乱说,我告诉你,西藏人不吃鱼,这边的鱼不要太多,”孙海宁连忙反驳:“我在这边吃到一种鱼,味道跟陶然鱼非常接近,这里的环境也非常好,我在想,要是能在这里放养云梦鱼,说不定能保持性状,不会退化。”
孙海宁一直在寻找不让云梦鱼苗退化的办法,没想到在日喀则有了发现。
李永一开始也挺高兴,很快就觉得不太对劲,就算日喀则那边有条件养鱼,养出来又能如何?总不能从西藏运鱼。
距离太远,成本太高!
孙海宁却不管那么多,不停说这次没有带些鱼苗出来,无法进行试验,就问他能不能通过航空托运一点云梦鱼苗到西藏,让他在那边试试看。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就可以对这里的水体样本进行研究,有可能找到人工养殖的方法。”
孙海宁的要求,李永无法拒绝,凭着空间鱼,他用一年多的时间赚了近百万,衣食无忧,也已经知道。
李永不介意空间鱼能够通过养殖,让更多的人吃上,特别是云梦鱼,如果不退化,或者至少达到天池鱼的品质,那么其保健作用,将使那些癌症、尿毒症患者康复有望。
李永觉得自个儿的钱已经够用,不介意做些别的事情。
听到李永答应下来,孙海宁就显得很高兴,就让李永上网,给他发一些日喀则的照片。
今天宋妮娜不在,李永和宁小雪就在水空间活动,笔记本放在木屋那边,通过无线网卡,可以同外面屋子里的无线路由器连接,在水空间里可以直接上网。
李永跑过去打开电脑,登录qq邮箱,看到孙海宁发过来的邮件,通过文件中转站,有一个好几百兆的附件。
晕了,看来拍了不少的照片,李永只好打开qq旋风,慢慢下载,跑到菜地里,摘了条黄瓜,咬嘴里脆脆的,水嫩水嫩,还有淡淡的甜香。
过去这段时间,陶然居的运营逐步走上轨道,特别是养殖基地采用梯次放养,如今已能够持续供应餐馆和休闲鱼塘的需要,李永就不再做鱼贩子,只是定期不定期提供一些“云梦鱼苗”。
养殖基地的存在,使得李永变得更轻松,也更加安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手上戴个小鱼塘】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一章 万里行(上)〗地址https://m.888gp.org/26_2686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