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玉弓山及四大隐士(1/3)
虞古早起开始寻山,这是他在夔山门时就形成的习惯。
经过和山下的一个砍柴的樵夫和采药师交谈了解到:这山中多岩岫,地下胜产玉石,美玉如月月如弓,美名玉弓山。其向在东,太阳初升起于此山,又名东山。
与东山相对而立的西山据此较远,据说西山居住着一个许姓的隐士家族,极为神秘,鲜少与外界接触,这个家族独自居住在西山,属于真正的隐士一族。
至于北山,无人知晓。离此不近不远处有一座南山,南山之下是几个独立的大村落,虽说是村落,但是每个村落之中的隐士都大有来头,他们自称是先秦时期的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的后人。
这四人在先秦时期就是饱学之士,朝中的博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时下流行有“须眉晧白,衣冠甚伟”,“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的故事,美传正是出自这四位老者,后传四人皆已飞升成仙。
樵夫坐下来,将身下的柴捋顺扎紧,他笑呵呵地说:“传说当不得真,小公子这样的好样貌,还是莫要到南山那边。四老伟岸,怎会有平行不端的后人。
那自称是四老后人的四女子都是欺世盗名之辈,当时民间戏言“四魔女”,各个身怀奇艺,独爱旁门左道,招赘选婿,大摆雷台,所设题目,选婿标准花样百出、刁钻古怪。当时有许多能人异士、鸡鸣狗盗、流利怪气的人来应邀,当是十里八乡也是轰动一时,据说这“四魔女”美若仙姑,得者都是行中里手,佼佼者。”
之后虞古又遇到一个采药师,知晓更多内情,他见虞古面善,说得细致。
虞古综合所述了解到:四家传承至今已是第五代接班人,经过几世,融各家之力,形成了现在的四大家族,各族人均有独门善术,世人美称“四术”,与“山术”即仙术并立称做“五术”。
唐氏善卜术,通古晓今;崔氏善命术,正道阴阳;吴氏善医术,辨人性命;周氏善相术,趋吉避凶。
唐氏最善长卜术,具体而言属于选吉,也就是先秦演变而来的六甲之术,精通布局、布斗、符咒等术法,现任族长是唐户录。
崔氏最善长的命术为阴阳术,这是通过五行阴阳,到达召唤、引魂、驱鬼的一种能力,现任家长是崔明。
吴氏最善长的医术为灵治术,这种术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法。通过意念的控制及心理催眠,实现去除病痛、修复体质,继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使用方剂、针灸、灵治、解梦等手法,现任家长是女子,名吴心,最为神秘。
周氏善长的相术为风水术,族人多好家相、墓相,也就是看阳宅和阴宅的风水,精通寻龙、定穴、风水术。这个家族传说修墓盗墓,修宅盗宅,现任掌柜为周无道先生。
他们所设的村落大阵,可以抵御野兽、异兽、外敌侵扰,以及不洁之物进入村落,传说不是村落中的人或是不懂得“六甲之术”、“天书素机”的人,是不能安然无恙进入村落的。
各村落以几个隐士家族为中心,各族也有平民百姓,民风各具特色,穿着随意,辨别不出年代,各村落设有小型商业集市。
这里并没有外面那样的战争连连,门阀割据,士族对立,但却有另外的惊喜和危险。
虞古了解了周围的情况,就打算先回去。刚来时上山被白狗带着走得匆忙,也没有仔细的看山上的情况,这次他自己下山,又走了另外的路,于是,他转着转着居然迷路了。
他眼力视域极广,可望数里之外,可是他置身在玉弓山中,却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他抬头向上望去,每个角度都是山顶,却如何也走不到要去的位置。
他己经走了两个来回,依旧没有找到上山的路。他又急又累,满身大汗,似乎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他低低地叹了口气:“回不去了呢。”
“你傻不拉吉的做什么呢,锻炼身体吗?我看你在这里走了几个来回了。”杜离佳能在树枝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满头大汗,好奇地说。
“你在那里多久了,什么时候下山的?”虞古又惊又喜。心想:“这个混小子,有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关键时候还知道下山找他。好吃好喝供着,没白养活。”
然而下一刻他的话,就给了虞古一个霹雳雷倒,他翻着白眼,轻飘飘地说:“下什么山,你看看,你不就在这后院转悠吗!白痴,我饿了,找你半天了。”
话音刚落,他从树上跳下来,用衣服下裳兜着几个果子。
虞古眯着眼向他的腿看了眼,心想,还好,这小子知道穿上连裆的裤子。不然这样兜着果子,不是暴露无遗。
“哎,你那是什么眼神。看什么看,好像你裤裆里没有鸟儿似的。我告诉你,我这是因为年纪还小,等我长大了,肯定长个大棒。”杜离佳能挺了挺腰,一脸的不服气,他拿腔拿调地说。
“哈哈……,你想哪去了。我是怕你穿着开裆裤出来,没穿屁帘,不知羞呢。”虞古笑得前仰后合。他终于明白他那次在船上为何那么恼怒害羞,原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盛世天宠:绝色丹神】最新更新章节〖39、玉弓山及四大隐士〗地址https://m.888gp.org/282_2823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