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回 收工闪人(2/3)
找个清静地方休息一下也一样。”
四人趁着夜色回到客栈,陆兰正在房中等着他们。看得出来陆兰的神色中显得担心,现在都无事安然归来终于放下心来。
夏来之季天亮得早。五更刚过一行人就收拾好了车马离开客栈。这时许昌四方城门刚刚打开,陆仁又搬出入城时的那一套,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许昌城。临去的那一刻,陆仁回首仰望许昌城门,心中感慨道:“这一去,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回来……我‘着陆’在徐州的时候是二十三岁。建安元年来到许昌的时候是二十六岁,到建安六年逃离的时候都三十二岁了。二十六岁至三十二岁,可以算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有活力和干劲的那几年吧,我全都留在了这里。现在回想起来,到底那几年是一事无成还是光辉灿烂我也不知道……”
————————————————————
一路无话,陆仁一行人西出许昌,在路上用力的赶一赶,用不了几天就穿过宛城,来到了刘备镇守的新野重镇。要说也是事有凑巧,陆仁本身就不是很想和刘备见面打交道,可这时刘备被刘表叫去襄阳议事,到也因此没有碰上面。然后陆仁找个地方住下,再找个机会就和他放在刘备这里的徐庶碰上了头。
见面之后,徐庶就把这段时间的刘备这里的时局发展告诉给了陆仁。要说别的大事到也没有,因为现在是暴风雨将要到来之前的平静期,各方面都在过自家的小日子。
相比之下,刘备在这一时期比较活跃,主要是帮刘表剿了几次匪患,然后通过收编的方式扩大了一些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赢得了荆州地区士子阶层的好感,但是在人才的招揽上却没什么成果……这到不是刘备不想招揽,而是招揽不到。毕竟荆州的老大是刘表,而在刘备的实力成形之前,冒冒然的投奔刘备指不定得惹出什么祸来,要不怎么说明哲方能保身?
不过徐庶一向陆仁提起这个,陆仁一时间忍不住问道:“元直,那时候我不是让你向刘豫州举荐孔明的吗?此间事了之后,终有一****要将你带回夷州的,可刘豫州身边不能没有智谋之士为辅啊!”
徐庶对此表示无奈的摊了摊手:“兄长,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啊!兄长应该是从吾师水镜那里听来的卧龙凤雏之名吧?此二人才冠天下,可是其心境之高傲却也是无人能及,另有一条就是我总是找不到他们的人!”
“怎么?”
徐庶解释道:“凤雏庞士元数年前移居去了江东,亦与吴中诸贤交厚,在庶看来可能是有意出仕于吴。不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我现在暂投在刘豫州的帐下,也不可能去往江东寻他;至于孔明虽然居于隆中,可是于一年之中,真不知道他会有几个月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的。就拿现在来说吧,我就不知道他在哪里游山玩水。”
陆仁讶然道:“这都快几年了,你居然连他一次面都没碰上过?”
徐庶摇头,陆仁则为之哑然。再一转念,陆仁却也为之释然。其实从史料上来看,诸葛亮一出山就是一副神机妙算的样,且“其多智近乎于妖”,用计几乎就没走空。可是真正仔细一想,这应该与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经过大量的调查是脱不开关系的。
比如说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找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直接就摸出了西蜀的地形图给刘备过目……这种事即便是在现代,想要完成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在条件要落后那么多的汉代?要知道地图这玩意儿在那个时代可以列入军事机密,这不得花大量的时间去调查的吗?
念既至此,陆仁也就没了脾气,只能摇头笑道:“罢了罢了,这只能说刘豫州与孔明之间的君臣之缘尚未到吧。而在此之前,元直你得好好的辅佐刘豫州。”
一提起这个,徐庶也很无奈的笑了笑:“兄长且恕我直言,刘豫州固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本三国一路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七回 收工闪人〗地址https://m.888gp.org/291_29107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