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古老的由来(2/3)

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行事,最后将白龙铲除,

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

再比如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金黄色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

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很久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唤作‘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

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湖水吸干。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

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事实当然是邪不压正。黑龙在不敌白龙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

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送给它一套金黄色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前辈说完用缓慢而沉稳的语气说完了这些,他的神态和语气都是不温不火。他这么讲,我听得也是有些意犹未尽。因为他讲的这几个故事都是点到而止,并没有深入去讲,这不免让我们有些觉得不过瘾。就比如“黑龙到底教了人们什么方法”就没有细说。

当我正想发问的时候,老者就自己引出了我想要的:“刚刚有提到的‘大禹治水’,相信你们都不陌生吧?”

“这个当然知道!”老鬼率先答道,我们几个人也肯定地点了点头。

老者见我们点头应是,就说:“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还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给弄坍塌了。大禹见势,就想要把它归正。

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专行坏事的蛮龙。它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

于是乌龟带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去查探一下情况。

到达高山之后,禹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巨浪。于是大禹过去指挥它,可它全然不理。

于是大禹便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巴尖上。只听得‘轰隆’一声,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

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七彩虹样的弧线。说来也神,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

这时,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能奈我何?’

可是他的话还没说完,那五彩息石却是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那蛮龙的两只龙角给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可五彩息石还在一直不断生长,最后蛮龙难忍剧痛,只得降服。

从此,大禹便有了一个得力助手——蛮龙,听候大禹调遣。据说,这也成为大禹能够成功治水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老者说完这些,我们几个都无不惊讶。因为这和我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有些出入,大禹治水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其中还掺杂着这么一段,我们还真不知道。

还没等我们回过味儿来,老者又说:“和这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个传说:在中国河南洛阳东北孟津老城一带,在远古时候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

传说,古代曾经在图河里出现过一个妖怪。它头似龙、身似马,满身的鬃毛卷成无数个漩涡。人们按它的形状,就把它叫做‘龙马’。

据说这龙马是水中蛟龙变的,凶猛无比。它的到来,使附近地域洪水横流,庄稼频遭毁坏,人们生活一度受到影响,甚至无法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魅影迷踪】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六章 古老的由来〗地址https://m.888gp.org/2_233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