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圆明之殇(3/3)

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也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当圆明园还在熊熊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忻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本,签订了《北京条约》。当英法联军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化艺术珍品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的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那群没人性的英、法联军,都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和破坏。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北洋政府垮台后,北平特别政府接管遗址后同意将园内残有砖石变价批卖。“化大革命”期间,圆明园又继续遭到破坏。十年动乱结束后,这处著名遗址可谓满目疮痍。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 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圆明园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也颇引人注目。综合来看,圆明园诞生于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正茂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曾赞誉:“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而东方,则有夏宫。足以见得,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杰作。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皇帝陆续扩建、改建的。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可以,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中国这个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只可惜,它终究没能逃过随历史变迁而毁灭的命运……唯一令人安慰的是:有那么几个明眼人,秘密地将中国的化瑰宝收藏起一批来,默默地运到了这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之地。(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魅影迷踪】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二章 圆明之殇〗地址https://m.888gp.org/2_233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