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奶奶不是亲的!(3/3)
重要的作用。
事件发生后,苏联利用逃苏华侨向维省继续邮寄包裹,宣传其发达的物质文明。然而实际上。前往苏联的中国公民生活得并不惬意,某些人甚至被强制放牧。
农十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骑七师19团,1953年进驻欧洛泰后整编为独立28团,1959年1月组建成立农十师。
1962年“尹塔事件”发生后,农十师立即抽调民兵值班部队,昼夜兼程赶往恰巴河、吉姆奈和庆禾三县的边境地区,执行“三代”任务,劝阻边民外逃,维护社会稳定,形成了西北边陲以“屯垦戍边”为己任的边境农场带。
不能不说,农十师是时代的产物。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
农十师广大军垦战士始终坚持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基本方针,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坚守在边境第一线,全面做好稳边兴边、政法和民兵武装工作,为边境安宁和维省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与原苏联的边境争议地区中,唯一由我方实际控制的55平方公里国土及198平方公里争议区,一直由185团和186团屯垦固守。现在已经由高红权下辖的部队接受防务。
高红权是谁?巫山的战友这一重身份肯定不够看,但伟人以前的警卫员呢?所以当初防区移交,农十师方面,也没有遇到多大阻碍。
农十师,在剿匪的枪声中诞生,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创业,在“伊塔事件”中扩编,在十年动乱中苦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有些异想天开。妄图用那些整日摸着锄头的手拿枪保家卫国,和全国各地的民兵组织又有多少区别?
至少在建设兵团成立之后,这些团场的民兵,从来没有拿起枪和苏联人进行战斗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兵团成为阻挠维省发展的一块拦路石。
中国的大移民政策,让很多少数民族迁离故土。
原则上,以农业人口为主。要不然,中国内陆哪有那么多可以放牧的地方?
而在牧区里,迁移了大批的汉人混杂。
在原本的时空里,1984年,伟人宣布中国裁军至少一百万。
一方面,战争的手段更多的时候,是高尖端的武器为主,人海战术不再适宜。
另一方面,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战争,需要沉下来发展经济。
正规军队都需要裁军,民兵性质的建设兵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建设兵团的固步自封,让维省这边政令只能到达下面的公社大队,农垦局下属的建设兵团各地,依然故我。很简单的一个事实,在一八四团,还过着吃大锅饭的日子。
这种局面,作为和风的一把手,巫山一定要把一八四团拿到手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一八四到了地方,比以前更好,相信那些团场也会有所动摇。今后有一天,他来主政欧洛泰,就可以逐步蚕食农十师的地盘。
夜幕降临,巫山悄然来到百屯,住进了唯一的一家师部招待所。(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二章 奶奶不是亲的!〗地址https://m.888gp.org/2_242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