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还是出了问题(3/3)


机缘巧合,他们移民到了芬兰。

芬兰这个人口只有五百五十万的小国家,教学质量在全世界都排在前列。

为了这个孩子,班上专门放慢了进度。

孩子的面貌一天比一天好。

她发现芬兰人甚至可以为一个学生上学坐出租车和直升飞机买单,感慨良多。

当然,在讲故事的时候,肯定不会说那个孩子出生在中国,国籍换成了一个非洲国家。

十年浩劫虽然过去,杨兴才这样土生土长的和风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很反感的。

“这么说,”杨兴才听得目瞪口呆:“书记,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多坏?”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巫山想了想才告诉他:“只是管理者决定以哪种方式来管理人民。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举了几个最浅显的例子:“譬如铁路,由资本家修建。银行,由资本家出资。”

“那这些资本家脑袋”杨兴才本来想说是不是被驴踢了,马上改口:“怎么想的?”

“很简单啊,”巫山不以为然:“因为资本家也需要吸收更多有用的人才,为自己赚取更多的资金。资本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只要人才大量涌现,他们就能发展得更快。”

杨兴才把拳头攥得紧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能做到这么好,咱是什么?是全世界最好的社会主义制度,当然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

“兴才同志,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不希望看到有体罚孩子的现象存在。”看到杨兴才准备兴冲冲回去,巫山适时加上这句话:“我不想听到和风境内任何一所学校,有老师打骂学生,罚站什么的,希望你回去后规定下。”

杨兴才心中一凛,即便觉得这与心目中严格的好老师吻合,也只有硬着头皮接下来:“请书记放心,我们教育局一定会成为欧洛泰、维省最富有战斗力的地方。”

“还有一点,杨局长请注意。”县委书记这次没有称呼兴才同志:“我们实行义务制教育,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减免书学费,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和风县的教育,而不是施舍。午餐有没猫腻,不要好心办了坏事,一定要严格检查孩子们的伙食。”

这些问题,早就应该说。只不过诸事繁琐,到了如今才重申一遍,希望他能抓起来。

五万多人,才三所中学有高中,这个比例很不合理。只要和风人逐渐重视教育,离校的孩子逐渐回到课堂,相信这一切都会改观。明年那些投资人过来,又是一大群孩子,不能出纰漏。

其实,在招工的时候就应该让和风人尝到没有文化的苦楚。眼看着这么多厂子在县内,招工也是和风户口优先,但没文化的人家根本就不要。偶尔要几个,也是去下苦力的。就那样,也都想着法子打破头都想挤进去,至少户口从农村变为城镇了。

在学校试卷批改期间,教育局把全县所有的学校领导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

会上,杨兴才把县委书记的故事,移花接木地讲解了。

当然,他不可能说到芬兰,压根儿都不晓得芬兰在哪儿。

说起来好笑,他说的是巫山的老家巫县,出租车改成中巴车,飞机改成机动船。

而且教育局灵机一动,提出每所学校购置中巴车,专门接送孩子。

这一点,巫书记大手一挥,批了。

种子已经播了下去,就不晓得长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苗。而树苗能否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也是未知数。

年终前夕,巫山听到了一件让他瞠目结舌的事情。(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还是出了问题〗地址https://m.888gp.org/2_242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