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到处是工地(3/3)

活稍微好转,田有俊又回到了老杨家,但这名字已经被叫出去了,就是生身父母也管他叫田有俊,也就懒得改了。

杨张氏看到家里来客了,出来拘谨地打了声招呼又进灶屋忙活早饭。

至于小儿子田有俊,当兵出身,转业后到大队开拖拉机。

后来大队改成村,他干脆自己把拖拉机‘私’人买了过来跑运输。

饭刚端上桌子,田有俊就开着嘭嘭作响的拖拉机回来了。

“妈,老汉,我回来哒!”说话的声音高喉咙大嗓子的,带有军人的豪爽,拖拉机熄火了皮带还在转动。

“哈哈哈哈,原来家里来稀客了?”这人满脸的络腮胡,把手里的孩子递给一通进来的‘妇’‘女’:“媳‘妇’儿,你抱一下,我陪客。”

“你就是田有俊同志吧?”巫山站了起来:“刚才正和你父亲说到你呢!”

“当兵的都是兄弟!”他爽地伸出双手:“你好,我在华中军区某军服役过。”

‘门’口停着军车,他想当然就认为是军人。

“刀军长的部下?”巫山有些讶然,握着那有力的大手:“说起来我们还有些渊源,我是刀超仁的战友!”

“哈哈哈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田有俊笑道,冲灶屋喊着:“妈,多添两个菜,我和这位,对了你叫什么?”

“我叫巫山!”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粗豪的转业军人。

“我和巫山喝点儿酒,”田有俊高兴地招呼着:“爸,家里还有酒没?那种原度酒。”

看到他老子在摇头,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到酒厂打一胶壶来,给王厂长说下,还有个酒壶过两天送回去。”

杨家人很是好客,吃的不仅是米饭,桌子上的菜,基本上都是‘肉’菜。

应该与田有俊跑货运有关,要不然,买米的钱堆农民来说就是巨大的负担。

见巫山喝白酒就像喝水一样,这家伙傻眼了,刚开始还陪了一碗,第二碗论如何都不敢喝下去。

这人一喝酒,话就多了起来。

“改革开放就是好啊,”田有俊挑了块脆骨在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至少我能买公家的拖拉机。”

“不过,我看到这里的农村实在不咋的。”巫山也看出了对方的尴尬,不再用酒解渴,一点点抿:“还有不少茅草屋呢。”

“我们现在吃的不缺,其他都缺。”借着酒劲,田有俊发起牢‘骚’:“地区的人,不让我们到巫县那边去。”

“人家的公路,早就是水泥地面了,我们的公路还是石渣子路面。”

“我们十堰以前是一个地区。这倒好,一个姓梅的人过来了,划归樊城。”

“好处没看到,坏处处处都是。就打个比方说吧,水田需要蓄水,他们上面不来人指导。”

“苞谷以前比啥都值钱,现在卖不出去,只有自己家吃。”

“前两年,倭国人在我们县里投资了个粉条厂,要求家家户户都种两季洋芋。这倒好,夏季洋芋的苗都没长完全呢,下霜了。”

“刚才你父亲不是说到巫县那边能卖得出去苞谷吗?”巫山有些疑‘惑’:“你用拖拉机多拉些过去卖,不是很赚钱吗?反正这边的苞谷价格低。”

“你以为我不想啊?”田有俊苦笑道:“人背着挑着走山路过去没问题,我用拖拉机?说不定车子都会被扣起来。”

“啊?”巫山有些愤怒,顿时说不出话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领先四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七章 到处是工地〗地址https://m.888gp.org/2_242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