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认爹娘(2/3)
算还给黄家,落个顺手的人情多好,恩断义绝干什么!
冯氏虽不懂杜鹃说的话,但见堂上的官儿也被闺女问住了,就有些害怕,怯怯地扯了扯杜鹃后襟,小声道:“杜鹃。”
黄老实却不管,他任何时候都坚决支持闺女,因此装模作样地咳嗽一声,道:“她娘,咱杜鹃说的对。”
沈知府和那两个少年听了嘴角猛抽,心道你知道你家杜鹃说的是什么吗?进来这么长时间,他们算是看出来了,黄元这个亲爹就是块木头。
黄元再不能沉默了,严肃道:“杜鹃,此事一言难尽。你先带他们找地方住下,安顿好了,耐心等消息。这事你就不要插手了,我自有主张。沈大人也会秉公审理的。”
沈知府接道:“不错!是非曲直,待本官择日审理之后,便会真相大白。黄姑娘万勿急躁,且安心等待便是。”
杜鹃也知道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先敲震一下,别把他们当无知小民愚弄。
她便道:“这样也好。等这案子再审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来的。便是死刑犯,秋后问斩之前,也要上报大理寺复审呢;人家说我弟弟通敌,当然要给我们当堂辩解的机会。我大靖律治清明,很少有这样糊里糊涂就把人给定罪的。皇上听了不知如何想。若是我弟弟被定罪,我们家是一定要上告的。”
沈知府又是一滞。
知道的还真不少啊!
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到时候本官自会传姑娘来。”
黄元也松了口气,催促道:“好了杜鹃,你们快走。”
杜鹃看着他,幽怨地叫一声“黄元!”
然后朝黄老实和冯氏那边霎霎眼睛。
黄元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还没拜见亲爹娘呢。
他心里别扭万分:杨玉荣固然让他再无牵念,可眼前这对来自山野的农家夫妇,也没有给他十分孺慕的感觉。相反,他情感饱受折磨,一时间还无法坦然面对新家人,所以才一个劲地催杜鹃带他们走。
杜鹃则不同,九岁那年两人就相识了,且印象深刻。
后来她也常托任三禾给他带信,今日相见,这个姐姐风采更胜往昔,他心里爱重亲近她,自不是旁人能比的。
只是,他的身份已经确定无疑了,不拜认爹娘说不过去。
想毕,他膝行过去,对着黄老实和冯氏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叫“儿子拜见爹娘!爹和娘这些年受苦了。”
冯氏顿时哭得稀里哗啦,哪里说得出一个字来。
黄老实更绝,“呵呵”大哭,听着倒像在奸笑。
满堂人和差役看了都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沈知府和那两个少年也都竭力忍耐,颇有些同情地看着黄元,暗自摇头叹气。
杜鹃是知道老实爹的毛病的:只要过分激动,就是这副鬼样子。虽觉得有些尴尬,却没有嫌弃躲避,而是示意黄鹂上前,姐妹俩一人扶一个,用帕子帮他们擦泪、低声劝慰。
等爹娘稍冷静些,能跟黄元说话了,她才转身面向堂上。
“让诸位见笑了。民女与爹娘都来自山野,所谓‘质胜文则野’,加上丢失多年的儿子找到了,才会如此失态。大人雅量高致、襟怀广阔,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必不会计较蝼蚁小民情真意切的流露。”
沈知府亏得没喝茶,若是喝了茶,必定会喷一大口。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没有文化就会显得粗野,若过于追求文华风采,则会流于迂腐酸儒,讲究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只有文和质相辅相成、表里如一的人才够得上称为君子。
这丫头虽然夸他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其实怕是隐射他“文胜质则史”,谁让他刚才确有些鄙视这对夫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田缘】最新更新章节〖第217章 认爹娘〗地址https://m.888gp.org/2_247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