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鸿雁传情(2/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看到这里,黄元再次微笑。
他想,以为这旅行好容易呢,也不知林春告诫过他们没有,别兴兴头头地跟着来,却在黄蜂岭那失足掉下悬崖,岂不惨?
一面想,一面翻开最后一页信笺,注目一看,不禁一愣。只见上面蝇头小楷,写着王摩诘的一首诗,乃是描写他归隐悠闲生活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那笔迹虽与昝虚极字体相似,却略有些娟秀,不是十分熟悉他的人,断认不出来的,只会以为是他写给黄元,问他眼下生活是否也这样悠然惬意,虽无友人相陪,却常得竹、月相伴!
黄元却心中一颤。
他认出这是昝水烟的笔迹。
当初离开府城时,他收到昝虚极转交她的一封信,言“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如今寄来这首诗,虽无别样题外话,他却看出她不再“将心托明月”,而是“将心化明月”,不管隔多远,不论他在何地,她都静静地照着他。
他觉得自己真是可笑,竟会有这样念头。
然而不知为何,他觉得她就是向他传达了这层意思。
她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混在堂哥信中,瞒天过海;一个“情”字未提,若非知音,断不能体察她这份情意。
可是他体察出来了!
一时间,黄元心乱如麻。
他静静地怔了一会,听见窗外娘和大姐低低的说话声才清醒过来。垂眸看了看手上的信笺,果断按原折痕折叠起来,再装入封套,和沈望信一块,放入抽屉里。
不该胡思乱想的,他想道。
就当是虚极兄写的吧。他写的是不错,可是却没想到:每次他弹琴的时候,可不是独自一人,身边总有姐妹相陪的,杜鹃还常以洞箫来和呢,虽然她吹得不如林春好。
起身走出屋去,走到冯氏身边,问:“娘,这是什么?”
冯氏用手抄着筛子里的豆子。往篓子里装,一面笑道:“红豆。你爹、你妹妹都喜欢吃豆沙饼和豆沙汤圆,我就多种了些。瞧,这都有七八斤了呢!”
黄元奇道:“在哪种的。我怎没见地里有这个?”
冯氏道:“靠山边,最远的那块地,我在地头埂种了一小块。这个哪能占好地呢,要是天干收不上来,也不心疼。”
黄元点头,顺手抄起一捧豆子,感觉滑溜溜的,从指缝间漏下。他一面玩,一面靠近冯氏,低声道:“娘。找个机会,你跟爹和爷爷奶奶说了杜鹃的事吧。”
冯氏就呆了:“说……说么?什么时候说?”
她忽然就紧张起来,又喜又忧。
喜的是此事公开后,儿子亲事就能定了,她心中再无秘密负担;忧的是不知公婆和村人如何说她。又将会闹出什么事来。
黄元见她这样,轻声安慰道:“娘别担心,有我呢!”
冯氏想起儿子当家事事妥帖,才把心定了些。
娘俩低声说了几句,暗定于八月十五之前把这事公开。正说着,那边黄鹂娇声叫道:“哥,来帮我摘扁豆。”
黄元抬头“嗳”了一声。道马上来。
冯氏呵斥道:“摘扁豆也叫你哥!他还要看书呢。”
黄鹂辩解道:“看书也要常歇歇,不然眼睛受不住。哥哥教了一天课,现在就该歇歇,活动活动,等吃了晚饭再看书。这墙头上的扁豆我够不着,哥哥个子高。胳膊长,所以我喊哥哥来摘。”
冯氏哑然,顿了会才气道“你浑身都是理!”
黄元对她安慰地笑笑,就朝院墙边走去。边走边想,等和杜鹃的事定了。就回信告诉昝兄,这也算喜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田缘】最新更新章节〖第280章 鸿雁传情〗地址https://m.888gp.org/2_247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