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十月之时,倩女怀春(2/3)

了。

院一如既往的清幽,宋志远的住所就在院内。

来到门外,举手敲门,很快有门子出来询问,然后返身进去禀告。片刻功夫,大门打开,请陈三郎进去客厅。

宋志远等在那儿,呵呵一笑:“解元公终于抽得空暇,来看一看我这个院了。”

陈三郎连称“不敢”。

宋志远也只是打趣,略作寒暄——南阳院今科出了个解元,身为院,他自是面上有光。

瞥了陈三郎一眼,道:“道远此来,所为何事?”

陈三郎干咳一声:“生明日将奔赴安,今晚在府城过一夜,顺路就来拜访院。”

“哦,顺路……”

宋志远眉毛一扬,突然叹口气:“道远厚此薄彼,岂是为客之道?”

陈三郎一愣,不明所以。

宋志远又道:“前天我曾去陶然庄,老曹都告诉我了。”

陈三郎一听,这才了然,略感尴尬。

宋志远悠然道:“一人正身,百人正城,万人正国,千万人者,是谓浩然……这番论调,确有独到之处。道远,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解,实在让老夫惊讶。你在院进期间,未能与你深谈,老夫深以为憾。”

陈三郎回答:“彼时生只是个毛头小子,如何入得院之眼。”

“呵呵,反将我一军是吧。其实端午诗会,我听闻你的表现,神乎其神的,就想找你谈一谈,不料你第二天就回泾县去了。”

那时候,螃蟹报讯,前来求救,故而陈三郎第二天就回了泾县。

“神乎其神?”

陈三郎摸了摸下巴:“这传言未免夸张。”

宋志远道:“不,并非传言,而是事实,因为告诉我的人,她说话向来都是实事求是的。”

陈三郎疑问:“宋小姐?”

宋志远撸一撸胡须:“正是小女……我这女儿,说起诗会之事,眉飞色舞,有板有眼,我还从没有看见她如此兴奋欣喜过。”

这话说得就有些含义了。

顿一顿,又道:“不过最让老夫钦佩的,却是你在鹿鸣宴上面对刺史大人时的表现,可圈可点,老夫自愧不如。”

说着,竟站起身,朝陈三郎拱手做礼。

陈三郎连忙还礼:“折煞生了。”

宋志远坐好,叹一口气:“老夫读书多矣,经义倒背如流,自以为领悟真意,但和你相比,才恍然醒觉,那些理解都是纸上章罢了。”

陈三郎心里不由犯起嘀咕:这高帽一顶接着一顶戴上来,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按理说,宋志远进士出身,阅人不知凡几,乃是有名的大儒,能如此放低身段,对一个刚及冠的后辈生推崇有加,实在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陈三郎面对元昌不亢不卑,表现出读书人应有的骨,赢得士林名声不假,但还不至于就能让周分曹宋志远这等人物五体投地了。

宋志远又道:“道远,杜政的事,你应该知道了吧。”

陈三郎一怔:“知道,实在遗憾。”

宋志远双眼一眯:“登高跌重,仕途险之又险。别的我就不多说了,道远,你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倒在其次,到了京城,处处漩涡,江湖波恶,必须多加小心。”

陈三郎起身做礼:“多谢院提醒。”

“对了,你来得刚好,我有几封书信要带到京城给几位老朋友,你顺路的话,就帮我捎带过去吧。”

言语中,特别着重“顺路”二字。

陈三郎无语,心想这宋院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有时候还跟小孩子一样斤斤计较:“生一定把信带到。”

宋志远就回书房去拿信,过不多久,拿出三封信来,另外还有一个包袱,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七章:十月之时,倩女怀春〗地址https://m.888gp.org/2_248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