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古道险阻泥丸(2/4)

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

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

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时候。也在这个地方

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有许多名篇流传于世。

所有这些信息,都在李小龙脑际一闪而过,但是他并没有刻意去留意那些不时出现的古迹遗址,而是谨防逃敌的埋伏。

从谷口到这里大概有十几里了,依然没有追上敌人,而且也一路顺利,但是现在路途越来越难走了。

不仅是道路崎岖,道路两旁怪石林立,而且是道路变得非常狭窄,只容一骑通过。

这样的地方,除非是傻子,否则没有不设伏阻拦追兵的道理。

这条窄窄的通道,两边几十米的高坡,道路蜿蜒,崎岖狭窄,空谷幽深,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果然是人行其间,如入函中。

看到如此险境,饶是李小龙英雄虎胆,也是头皮发麻!

而且他知道,这是唯一的一条通道,全长竟然有三十里!

只要一进去,基本上就是不胜则死!

冲到中间,即使想回头,都没有可能,在那样狭窄的地方做回头的动作,无异于自寻死路。

而且中间既然狭窄,也没有可能作大规模的调整部署,也就是说,当先锋的,就是从头到尾,三十里路,全部打头阵!

李小龙立即作了调整,让一个铁甲排打头阵;第二梯队还是一个铁甲排;然后是第三铁甲排。

这是三千人中仅有的铁甲兵种,全部压上了第一线!

然后,就是李小龙和他的卫队。

后面就是其余的士兵。

“进去!”

李小龙下令,然后那些铁甲骑兵就挺枪跃马,进入狭窄的函谷小道。

李小龙进去的时候,前面的队伍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栖特种兵】最新更新章节〖第919章 古道险阻泥丸〗地址https://m.888gp.org/2_2492/927.html